三种亲友。俱舍论颂疏卷二十九分亲友为三等,上者能生法身,中者以财、法交,下者唯以财交。又摩诃止观卷四下以外护、同行、教授等三种善知识为三友。[净土法事赞卷下、法事赞私记卷下](参阅“善知识”4884) p532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界名)即兜率陀天,此翻知足。涅槃经曰:此天,欲界最胜,故补处菩萨皆示生此天,为教化众生故。...【止品善法生起】 p0390 瑜伽九十五卷六页云:云何生起止品善法?止品善法者:谓得如是正思择力,攀缘锯喻沙门教授...(一)谓如来所得之法真实常住。楞严经卷四(大一九·一二一中):“世尊诸妄一切圆灭,独妙真常。” (二)指如来真空...以言语诠显之中道。“离言中道”之对称。中道之实理原绝言说,然欲说之,必用言语,故以言语所诠显之中道,称为言诠...退法阿罗汉者,谓钝根性,若游散若不游散,若思惟若不思惟,皆可退失现法乐住。思惟者欲害自身,不思惟者不欲害自身...【奋发】 p1390 瑜伽八十三卷二页云:言奋发者,如所被服,发勤精进,或更升进,威猛勇悍,发勤精进。...清代佛教是从清顺治元年(1644)至宣统三年(1911)共二百六十八年间清朝一代的佛教。清朝对于佛教的政策几乎完全是...计从自灭者,凡有三种。云何三种? 一、于身计灭 如布吒婆楼,计色身四大六入,父母生育,乳餔长成,衣服庄严...将死尸埋葬之意。埋葬死者之仪式,称为葬式、葬仪、葬送、葬礼、送终、送亡。 印度古来即行土葬(梵 nikhāta)、弃...梵语 ?raddhā。深信之意。大日经疏卷三解释“信”有二梵音,即:(一)阿毗目底,为信解之意,即明见是理,心无疑虑...(术语)苦之业因也。法华经譬喻品曰:深着苦因,不能暂舍。成实论六曰:衣食等物皆是苦因。...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世人多有一种误解,认为出家人剃发染衣、辞亲割爱,必定于亲情十分淡漠,不仅无法像常人一样光宗耀祖,甚至连最基本...问: 弟子在生活中,体会到当今社会的种种五恶五痛情况。在工作中,无论是作报告还是统计,到处充满虚假。所以弟子...
《楞严经》说:理则顿悟,乘悟并销; 事非顿除,因次第尽。理者是理性,即人人本心,本来平等之性。天台宗的六即是...有位满腹学问的博士买了一只驴子,付了钱之后,突然想到不妥当:「现在我付钱给他,万一有一天我把驴子牵回去之后,...
古人说过:若要小孩长得赞, 要带几分饥与寒。从前乡下农夫耕作时,就把一、两岁的小孩带出去,放在田埂上,让他受...吃饭要如何吃出健康?吃出味道?这要由我们吃饭的心态与动作来改善。 一般人吃饭时都是心不在焉。一边吃饭,一边讲...
子曰: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很多人整个的行为变成谋食。但你如果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即便你大学毕业还照样...据《除盖障菩萨所问经》卷九:莲华出污泥而不染,妙香广布,令见者喜悦、吉祥,故以莲华比喻菩萨所修之十种善法。即...
三友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三化 | 下篇:三天四仙 |
据善导之观念法门载,凡夫之机性有善性人、恶性人之别,善性人又分五种,即:(一)闻即舍恶行善之善人,(二)舍邪行正...
睹史多天
止品善法生起
真常
言诠中道
退法阿罗汉
奋发
清代佛教
自灭
葬
舍攞驮
苦因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八位祖师以出家身孝养父母的故事
如何对待生活和工作中的消极悲观

既然理即是佛,我们与佛又有何区别
博士买驴

要想健康长寿,生活起居和性情都要注意
圣严法师《你会吃饭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