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用语。印度新因明论师商羯罗主总括因明之正理为八种义门,此八义门又可总别为两种利益。八门又称八义,即:能立、能破、似能立、似能破、现量、比量、似现量、似比量。两益又称二悟,即悟他(梵 parārtha)、自悟(梵 svārtha)。八门中之前四门有启悟他人之作用,后四门有启悟自己之作用。其中,能立、能破可令敌者(问难者)启悟,似能立、似能破可依敌者之指摘而显示能立、能破之非真,此虽可供立者(立论者)自悟,然亦有依之而令他人(问难者及证义者等人)了悟之效用,故总称此四门为悟他门。现量及比量乃立者自己正确了知对境之理事,似现量、似比量则为错误量度对境之事理。虽有真、似之别,然皆仅能自悟而不能用以悟他。[因明入正理论疏卷上本](参阅“二悟”208、“因明”2276、“因明八门”2290) p287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一)谓自涅槃界复活。依实大乘教之意,二乘之人虽已入于无余涅槃界,而余业未尽,则经若干劫数,还生心身,发大乘菩...(术语)道为化道,谓教化他也。观为空观,谓自观空理也。自住于空理而向他行化道,谓为道观双流。是菩萨之正行也。...(杂语)名利智聪明之人。所谓解先陀婆密语之人也。法华经科注八曰:世有天机高妙领宫在前号先陀客。...即阿弥陀佛,因阿弥陀佛的寿命无量。...(术语)三论宗之判。对于通申论之称。如中,百,十二之三论,泛申一代诸经之佛意,故谓为通申论。如智度论别申一经...【习修】 p1025 瑜伽六十七卷二页云:云何习修?谓如有一,卽于彼彼无常等诸善想,作意思惟。或于善法,由习修故;...(989~1060)宋代临济宗僧。杭州(浙江)钱塘人,俗姓丘。号达观。人称达观昙颖。十三岁投龙兴寺出家,神情秀逸,...资持记释云:“理忏者,此约观慧推穷业性,明见真理,罪得伏灭,故云忏也。”(事钞记卷二八·五·二) 羯磨疏·忏...入此三昧者,于无量佛土明了彻见诸佛住于此三昧说法,犹如摩尼宝珠之能映现一切珍宝,故称宝积三昧。入法界体性经(...(传说)出七梦经,经律异相十五,六帖七。...【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p1163 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唯识三十论颂 世亲菩萨造 大唐三藏法师玄奘 奉诏译 护法等菩萨约此三十颂造《成唯识》,今略标所以。谓此三十颂中,...十善业道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卷上 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有摩诃比丘僧万二千人,皆净洁一种类,皆阿罗汉...虽然不是全部如此,但外在还是经常体现内在。为此,我们接物待人时,首先,要观察外在,如言语、行状等,即所谓的察...
人身不易得 念佛,在六道内都可念佛往生,可是人道往生最容易,除了人以外,其他畜生、地狱、饿鬼就难了。天道也难...
修行人最难除的是淫念。然而淫念不除,不能入道。即使淫欲已除,倘使意淫未尽,仍不能超出尘凡。所以楞严经说:若不...有一位云水僧听人传说无相禅师禅道高妙,想和其辩论禅法,适逢禅师外出,侍者沙弥出来接待,道:禅师不在,有事我可...大乘行人发菩提心,由于当人的根性与时节因缘的差异。遂致发心的因缘与相状错综复杂。省庵大师在《劝发菩提心文》中...
佛教和儒、道二教设教化导的初心,都是劝人向善的。但是,同样是劝人向善,佛法却是最高明、最究竟、最如法的。我们...
念佛人自然得五福临门,何以见得呢? 我们把古人说的五福的次序倒过来一下,逐个来说吧! 一、善终: 念佛人得善终...众所周知:吾人须坚守『五戒』,方能来世保持人身;须造作『十善业』,方能来世生天道;须造作『十善业』并修行『禅...
八门两益
【佛光大辞典】
上篇:八法 | 下篇:八指头陀 |
【二种利行】 指自利、利他二行。菩萨所修之行,依其别相,有自、他二利:一、修六度、菩提分法等,为自利之行。二...
还生
道观
先陀客
无量寿佛
别申论
习修
昙颖
理忏
宝积三昧
阿难感七梦
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大藏经】唯识三十论颂
【大藏经】【注音版】十善业道经
【大藏经】佛说阿弥陀三耶三佛萨楼佛檀过度人道经
外在体现内在

念佛不改心,等于说空话

【推荐】对治淫欲的观想方法
一切皆是禅
大安法师:菩提心的八种相状

佛制杀戒是最善的功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