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五卷十四页云:最初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一者、自利加行。能证无上正等菩提。二者、利他加行。能脱一切有情众苦。如二增长大善法门,如是二种大善法聚、二种无量大善法藏、当知亦尔。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布演义理而说示也。法华经序品曰:演说正法。八十华严六曰:依于一实理,演说诸法相。...(术语)以忍心调伏瞋恚也。维摩经方便品曰:以忍调行摄诸恚怒。...【四大种恒不相离】 p0460 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一卷十五页云:问:云何故知此四大种,恒不相离?答:自相作业,一切...【梵行求有五】 p1033 瑜伽六十四卷三页云:梵行求亦五。一、唯求求,二、趣向求,三、现得求,四、后得求,五、思...【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p1379 显扬二卷三页云:于诸静虑及与无色,复有四种应知。一、杂染,二、洁白,三、建立,四...《安乐集》,二卷,唐道绰(562~645)撰。道绰是并州(今山西太原)汶水人(一说是并州晋阳人),原来学涅槃部,并修习禅...四生者: 一、自生 自此所生,此生之上,无复更生。 二、他生 从他而生,以对自故,说名他生,若就他自,...天台宗寺院供奉之诸神。据南宋行霆所撰“诸天传”记载,天台宗之伽蓝自古奉列十六天像,后增日、月、娑竭罗龙王、阎...(名数)日本平安朝时代入唐学密教者八人,即传教,弘法,慈觉,智证,常晓,圆行,慧云,宗睿也。传教,慈觉,智证...【无常灭】 p105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二页云:云何无常灭?答:诸行散坏破没亡退,是谓无常灭。此中散坏,破没,...谓华严经广谈法界之旨,妙极无二。盖如来出世,首为诸大菩萨说佛菩萨真实境界,不说二乘方便之法。是故声闻缘觉虽在...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问: 为何念经时妄想会侵犯念经的意识?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中台禅寺答: 人有许多的无明妄想,而在这些无明妄想...
1953年11月13日,丹麦首都哥本哈根。消防队的电话总机在清晨三点收到一个电话。二十二岁的年青消防员埃里希在值班。...佛法是觉悟的宗教,可以使人内心达到宁静,祥和、智慧、慈悲,这是毋庸置疑的。可是实际上,许多人学佛多年之后依然...一天,在舍卫国只树给孤独园,正当大众在聆听佛陀说法时,一位面容憔悴的比丘蹒跚地走到前方顶礼佛陀;接着,向大众...
不是说我们观了无常观、观了因缘观就能够放下,但至少比较淡薄。一个人,只要你内心过得去,你能够跟自己沟通,做起...问: 在佛教为什么把人死了称为往生,但是又有听说过涅槃这样的词句,请问这两者有什么区别?如何才能达到涅槃? 答...
佛陀有一段时间在舍卫国的祇树给孤独园弘法,他常向弟子们说:「大家要身心俱修,若想修心而失戒则慧不可得;修心是...
曾黎吃素源于偶然。食素之后,曾黎体会到了前所未有的畅快。对于素食者来说,吃素需要一个开始,而这个开始意味着找...
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法相辞典】
【发心坚固菩萨有二增长大善法门】 p1163
上篇:发心坚固菩萨二种善胜意乐 | 下篇:虚诳语业道 |
谓一佛世界之成立有五重之次第。即:一世界、一世界性、一世界海、一世界种、一佛世界。其中第二之世界性,在大智度...
演说
忍调
四大种恒不相离
梵行求有五
静虑无色各有四种
安乐集
四生(二)
二十诸天
入唐八家
无常灭
一极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如何解脱妄想的侵犯

【推荐】没有做不成的事,只在想不想做
佛法的真实受用
真正的庄严

不要觉得人生亏欠了我们
「涅槃」与「往生」有什么区别

守戒就是为了护好我们的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