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福胜行与智胜行。菩萨所修之福、智二行,就通相而言,一切皆福行,一切皆智行;就别相而言,如六度中之前五度属于福,第六度属于智,此为“克性出体”之所谈,即其体为慧者为智胜行,非慧者则为福胜行。然亦有以前三度为福,后一度为智,中间二度则通于福、智,此为“邻近出体”之所谈,即以中间二度近慧而起慧,故亦属于慧。[成唯识论卷九、成唯识论述记卷九] p23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凡三卷。为日本纸本着色绘卷,乃藤原末期之作品。藏于信贵山朝护孙子寺。除上卷卷首之词书阙如外,其余大致完备。此...后秦佛陀耶舍、竺佛念共译。收于大正藏第一册长阿含经卷十六。此经叙及佛在那难陀城之时,有长者子名坚固,三次乞请...(术语)色心不二,故万法唯心,又唯色也。依之立护法唯识无境,故立清辩唯境无识。止观义例上曰:能了诸法则见诸法...(流派)Vibhajyavādinaḥ,部计名。此部所说有是有非,须能分别简择,故名分别说部。是非小乘二十部等之部计,乃...禅林用语。单,即单位,指贴有比丘名单之坐床,后引申为僧座。插,为插入之意。指比丘半途入禅堂坐禅,插在众僧之间...凡十卷。又称道行般若波罗蜜经、摩诃般若波罗蜜道行经、般若道行品经、摩诃般若波罗蜜经。后汉支娄迦谶译。收于大正...【尸弃】 亦名式弃。大论翻火。依佛名,经过三十劫。...(术语)谓一切万法,唯为识之所变,法相独特之法门也。...(术语)摄衣界之略。摄衣而属于其人。使无离衣罪之结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注羯磨云:衣界者,摄人属人,令无离...【苦应遍知】 p0844 大毗婆沙论七十九卷二页云:复次为令永断生死道路,故佛唯说应遍知苦。谓有身见、是六十二...梵语 āsvādana-samādhi, āsvādana-samāpatti。又作味等至。味,有执着、耽溺、玩味之意。指执著于诸欲、诸禅...(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弥勒下生经...在家菩萨戒本(六重二十八轻读诵仪轨) 香赞 炉香乍热。法界蒙薰。诸佛海会悉遥闻。随处结祥云。诚意方殷。诸佛现全...素食不就是讲饮食的问题吧?还有什么其他的?当然不止了! 就好像驾车那样,一开始学习驾驶的人会问:如何开车?刹...
1、宵行者能无为奸,而不能令狗无吠也。 --出处:《战国策韩策》 释义:宵行是走夜路的意思。走夜路的人,可以保证...问: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大安法师答: 感应道交是净土法门的重要特质。感,是从凡夫众生的层面来看,净业行人信愿...
我们无法要求环境都顺我们的心,但是要练习把一切都当作是阿弥陀佛变化所作,一切都帮助我们忆佛念佛周围环境越是吵...
绪言 圆拙老法师的声誉载道,已早为教内外人士所敬慕,而其倡印佛经、培育僧才的创举更是功不可没,有口皆碑。但关...
学道要门 学道之人,骨宜刚,气宜柔,志宜大,胆宜小,心宜虚,言宜实,慧宜增,福宜惜,虑宜远,思宜近,事上宜虔...首先地藏菩萨说不可做的事,我们坚决不做。菩萨在《地藏菩萨本愿经》的《观众生业缘品》中说,造五种恶业者,堕无间...
问:具缚凡夫,恶业厚重。一切烦恼,一毫未断。西方净土出过三界,具缚凡夫云何得生? 答:有二种缘。一者自力。二...
二种胜行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种胜 | 下篇:二种恶事 |
【菩萨律仪有护非护】 p1132 瑜伽七十五卷三页云:如是且说菩萨所受三种律仪略毗奈耶、菩萨于中,常应作意思惟修学...
信贵山缘起
坚固经
唯色
分别说部
插单
道行般若经
尸弃
识变
衣界
苦应遍知
味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观无量寿佛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弥勒下生经
【大藏经】在家菩萨戒本
素食也是修心

八句古言,开悟今人
怎样理解感应道交

【推荐】时时微笑念佛,每一念都改造命运

佛门高僧——圆拙老和尚

蕅益大师开示学道要门
向地藏菩萨学习些什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