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摄衣界之略。摄衣而属于其人。使无离衣罪之结界也。资持记上二之一曰:“注羯磨云:衣界者,摄人属人,令无离宿罪。”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名数)一世间檀,凡夫之布施或圣人作有漏心布施者。二出世间檀,圣人无漏心之布施也。见智度论十一。...(术语)心识谓之有所缘,心识以外之物谓之无所缘。所缘者如眼识之于色,耳识之于声。心识攀缘寄托之境界也。总之,...(杂语)华者支那,梵者印度,多就言语文字而云。唯识述记序曰:商搉华梵,征诠轻重。...【利养障】 p0703 瑜伽九十九卷十四页云:利养障者:谓随所行、令未信者、更增不信,其已信者,能令改变。不乐...(名数)以前之十真如,是别教之义也。圆教之十真如,为法华所说,唯佛与佛乃能穷尽诸法实相如是等十如是之法也。故...【饶益有情戒】 p1463 瑜伽四十卷三页云:云何菩萨饶益有情戒?当知此戒、略有十一相。何等十一?谓诸菩萨、于诸有...梵语 ?āstra。音译设娑怛罗。意译效、训。即圣人垂训,众人效之;或谓圣人被泽于下者之言。亦即能诠之言教,为始于...【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p1004 如八解脱中说。 二解 显扬四卷三页云:三、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净者:一向...(术语)阿字为本不生之义,故是空谛。弥字为吾我之义,故是随缘之假谛。陀字为如之义,故是中谛。又三身者,取阿字...梵名 Nidānamātrkā。凡十卷。唐代义净译。为根本说一切有部尼陀那目得迦之略称。又作根本有部尼陀那、根本有部目...【句身】 p0529 显扬一卷十五页云:句身者:谓聚集诸名显染净义,言说所依性。 二解 瑜伽八十一卷二页云:句身者:...闻如是:一时佛在迦维罗卫国释氏精舍,与千二百五十比丘俱。九月本斋一时毕竟,从神室出,往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长阿含经序 长安释僧肇述 夫宗极绝于称谓,贤圣以之冲默;玄旨非言不传,释迦所以致教。是以如来出世,大教有三:约...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我们今天一起来学习:罪在哪里?或者叫:业障在哪里?我们每一个人先审视一下自己:我们有没有罪?有罪吗?有一句话...
对这些老鼠、麻雀、昆虫,我们要要有怜悯心,要有欢喜心,要有布施心,它要吃一点,就让它吃一点。你不要马上用农药...
有一个学僧道岫,虽然精于禅道的修持,但始终不能契悟,眼看比他晚入参禅学道的同参,不少人对禅都能有所体会,想想...
所以我们今天承受果报的时候,我们只有一件事情,忏悔自己的业障,认命、忏悔,就是这样子。我们不要在果报上做太多...
接手书,知宿根甚深,现行颇纯,故有种种胜境相现。然今人多半是要体面,凭空造楼阁,有一分半分,便说有百千万分,...一:沉稳: (1)不要随便显露你的情绪。 (2)不要逢人就诉说你的困难和遭遇。 (3)在征询别人的意见之前,自己先...有生之年,每个人的体内都会产生和积聚各种毒素。如何找到毒素的藏身之处?神妙中医,大道至简。只须用最简单的方法...你们来山上打佛七,过七天的出家生活,已经吃素的当然好;没有吃素的,在这边吃七天素,口干净了,肚子也干净了,但...
衣界
【佛学大辞典】
上篇:衣法 | 下篇:衣珠 |
悉昙字 (va)。又作哦、我、俄、誐、呀、昂、觐、盎。悉昙五十字门之一,体文五类声中喉声(即指齿音)之第五。就...
二檀
有所缘
华梵
利养障
圆教十真如
饶益有情戒
教
净解脱身作证具足住解脱
阿弥陀三字法报应三身空假中三谛
尼陀那目得迦
句身
【大藏经】佛说罪福报应经
【大藏经】佛说长阿含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业障的来源与对治

对老鼠、麻雀、昆虫要有布施心

去除比较计较,回归平等自性

面对今生的果报,我们只能忏悔认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