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自相别、共相别。据“析玄记”载:(一)自相别,相者相状。如四念处中之身,于此身中有能造、所造,根尘各别,故身为身之自相。其余受、心、法等亦皆如是,分别为受、心、法之自相。又如观身以不净为自相,观受以苦为自相,观心以无常为自相,观法以无我为自相,故称自相别。(二)共相别,但约苦、空、无常、无我四种行相,于身、受、心、法上共有,称为共相。而言别者,如观身为苦时,不能观空、无常、无我,乃至观身为无我时,不能观苦、空、无常;观受、心、法行相亦复如是,故称共相别。 p20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梵名 Dharmaraksa。又称支法护。西晋译经僧。音译作昙摩罗刹、昙摩罗察。祖先为月支人,世居敦煌。八岁出家,师事竺...全一卷。唐代僧法眼文益(885~958)撰,明代僧语风圆信、郭凝之编。又作大法眼文益禅师语录、大智藏大导师语录、清...又名化土,即应众生之机缘而化现的国土,为二土或三土之一。...晋代僧。于惠帝、怀帝在位期间(290~311),与法炬共译法句喻经、福田经。另译小经百余种,时值永嘉之乱,多已散佚...【法无我】 p0758 瑜伽九十三卷二十一页云:法无我者:谓卽一切缘生诸行,性非实我。是无常故。 二解 如成...(术语)说金刚界与胎藏界两部秘密教之大日如来也。...僧肇,是东晋时代著名的佛教学者,京兆(今陕西长安市)人。少年以佣书为业,遂得历观经籍,亦爱好老、庄。他以为《道...因明用语。为因明论式中,对因同品、宗同品二者于同喻体之关系位置。即同喻体之因同品必须为前陈(主词),宗同品必...(仪式)乘者教法也。自宗之教法呼为宗乘,余宗之教法谓之余乘。...【如此差别】 p0577 瑜伽八十六卷十五页云:如此差别者:谓于诸行流转杂染清净因缘及清净体,不如实知;生喜乐...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营养密度是近年来备受营养学家推崇的概念,它是指单位热量的食物可提供的营养素浓度。营养密度越高,食物的营养价值...舍卫国中有五百位乾闼婆(即乐神),琴艺精湛,享誉四方。常受波斯匿王之命,以妙音、歌舞供养佛陀。 在舍卫国的南...
一、孙泰 唐朝的孙泰是山阳人,少年时代从师皇甫颖,操守很有古代贤人的作风。 孙泰的妻子就是他姨的女儿,他姨临死...
依报随着正报转,如果有十朵花,那就只会吸引十只蝴蝶,如果有一千朵花,可能就会吸引一万只蝴蝶,花多蝴蝶多。同样...
修行以后,不要贪面子,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比如说婚嫁、丧葬、生日,为了面子请客,就大开杀戒。 印光...
摘要: 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面临着道德和欲望的冲突。特别是血气方刚的青少年。哪个少年不风流,哪个少女不怀春?食欲,...
有一次,尊者迦旃延问佛陀说:世尊!您所说的正见,到底怎样才是正见呢? 迦旃延!世间的人,大多往两个极端走:不...
清末明初的一个老先生认为,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真正地导致你身体的严...
二相别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相 | 下篇:二美 |
(术语)僧伽Saṁgha之略。译曰和或众。四人已上之比丘和而为众。新译家以为三人已上。智度论三曰:僧伽,秦言众。...
戒身
竺法护
金陵清凉院文益禅师语录
应土
法立
法无我
金刚瑜伽秘密教主
僧肇(384,一说374—414)
先因后宗
余乘
如此差别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营养密度最高的10种蔬菜
乾闼婆作乐赞佛

古人修善积德改命的故事

【推荐】在生活中积累福报原来可以这么简单

世俗人为了面子,很容易造恶业

图解手淫的危害

到底怎样才算是正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