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小乘以戒,定,慧,解脱,解脱知见之五法立为佛陀三身中之法身。因戒为法身之一分,故云戒身。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妙观察智十因分别】 p0701 佛地经论五卷十五页云:依十种因,应知分别妙观察智。十种因者:一、建立因,二、...(术语)称为九字之名号,表阿弥陀佛光德之名号也。总由无量寿经所说之十二光,别由难思,无称之二光,而立不可思议...(譬喻)智犹如目。玄义二曰:智为行本。因于智目起于行足。目足及境三法为乘。乘于是乘入清凉池。同四曰:智目行足...(物名)如天童有玲珑严王印。日本禅刹皆有其寺之印。住持之人不得私用之。所谓入寺式之视篆者,即视此印也。见象器...依他起自性、遍计所执自性、圆成实性。诸法无自性,即诸法毕竟空,故三自性即三无性。三性本不可立,然为悟他故,设...据宝雨经卷五载,菩萨出现于世,能以智慧方便令诸有情改恶迁善,舍迷就悟;犹如日出现于世间,照临万物,令一切幽暗...(术语)魔障之乡里。谓娑婆世界也。观经定善义曰:归去来,魔乡不可停。旷劫来流转,六道尽皆经。到处无余乐,唯闻...(地名)天竺山名。华言双迹。此山之峰。有二陇道似车迹。故名。见翻译名义集。...(流派)Nirgrantha,又作尼虔,尼干,尼健。六大外道之一。尼犍具曰尼犍陀。译曰离系,不系,无结。离三界系缚之义...(譬喻)临济四喝之一。谓临济有时一喝,为切断一切情解葛藤之利剑也。临济录曰:师问僧:有时一喝如金刚王宝剑,有...谓见取与戒取。亦即五见中之见取见、戒禁取见。(一)于非胜法中生定胜想,或于非事实中生决定心,以唯此为事实,余皆...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一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二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三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四 慈悲道场忏法卷第五 慈悲道场忏法卷...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问:每个人都会作梦,有些梦似乎比其它梦更的意义、更真实。佛教有没有谈到不同层次的梦?比如我读到大慧宗杲禅师的...作父母的谁都希望子女健康、聪明。要作到这一点,除后天的营养教育外,重要因素还在先天。所以在怀孕之前,首先应注...
几乎所有的婆媳在争吵的时候,都会说尖酸刻薄的话,都会在受伤流泪和无计可施之时,把那个最无辜的男人搬出来,当挡...昔日舍卫国的国王波斯匿,来到佛陀住处,至诚恳切地顶礼佛陀,并长跪着说:尊贵的佛陀,弟子愿以真诚的心,于城镇的...
我们看《阿弥陀经》说,他的寿命是彼佛寿命及其人民,无量无边阿僧祇劫。阿僧祇劫我们就更容易理解,就是,反正成佛...问: 我较深入地接触佛法有半年多的时间了,别的师兄们好像都有一些问题,我好像没什么问题可问,我为什么会是这种...
故事根据《净土往生传》和《宋高僧传》整理 绘画:张瑞环(合智五方) 雄俊法师,俗姓周,唐朝时期成都人。他能言...问: 是先受菩萨戒后再慢慢持,还是等持好了再受?如果受了戒又常常犯,罪业是否比不受戒来得大? 大安法师答: 现...
戒身
【佛学大辞典】
上篇:戒足 | 下篇:戒定 |
【狱卒等类非实有情】 p1296 唯识二十论二页云:复次颂曰:一切如地狱,同见狱卒等,能为逼害事。故四义皆成。论曰...
妙观察智十因分别
南无不可思议光如来
智目
寺印
三自性
日喻菩萨十种善法
魔乡
逾健达罗
尼犍
金刚王宝剑
二取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慈悲道场忏法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圣严法师《关于「梦」的问答》
保胎之要重在节欲

婆媳间的10句话让男人痛不欲生
善恶果存乎一念间

这个寿命对我们的意义非常重大
接触佛法半年多,为什么对佛法没有什么疑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