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各种教义之二分法。如法华经之内容,分为本门与迹门。定慧分为定、慧二门。小乘、大乘之分为小、衍二门。有教、空教之分有、空二门。如来藏一心分为真如门与生灭门,或将一切法分为真谛、俗谛二门,与戒、乘二门等。此外,净土宗之判教学说,则将全部佛教学说分为圣道门与净土门。 p20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道为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道,为道前,正证实理,为道中,自证以后为道后。每地各分此三者。释签四曰:道者...【广大殊胜】 p1324 摄论三卷四页云:广大殊胜者:复由四种广大故。一、由种种无量学处,广大故;二、由摄受无量福...【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p0245 瑜伽八十六卷二十一页云:复次由五种相,大师摄受诸声闻众。一、以法故。二、以财故。...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的古译。...诸法,世间与出世间之一切万法,乃差别之现象、随缘之事;实相,其真实之体相,乃平等之实在、不变之理。为大乘佛教...(杂语)劫末之火焰。于坏劫之末起大火灾烧尽世界。甘露军荼利仪轨曰:威光逾劫焰。...指识心之主,即第八识。宗镜录卷四十七(大四八·六九六下):“故知第八真识常如舍相,以任运之缘合恒常之道,(中...乃观无量寿经十六观中之第六观。又称楼想观、宝楼观、总观。即以极乐世界之宝楼而观全体报土之观法。观无量寿经(大...(书名)一卷,沩山灵佑着。注释数种,如下:沩山警策注一卷,宋守遂注。沩山警策指南一卷,明道霈述。沩山警策句释...复次于遍计所执自性,相无性故,于依他起自性,生无性故,于圆成实自性,胜义无性故,更依异门显无性义故言。复次一...全一卷。南宋者庵惠彬撰,宗慧作序,宋淳熙十六年(1189)刊定。收于卍续藏第一一三册。系评论古今禅林之文事,乃有...(印光大师校印本)...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
压力不只是个埋藏潜伏在心中的无形杀手,而且影响深远难测;压力不会自然消失,常常透过身体、情绪警告我们。引发压...在一次法会上,唐肃宗向南阳慧宗国师请示了很多问题,但禅师却不看他一眼,肃宗很生气的说:我是大唐天子,你居然不...
【尔时,阿难白佛言:世尊!当何名此法门?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阿难:此法门名说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亦名说十二...在面包店,我为了买奶酥面包或花生面包而迟疑半天,因为两种我都爱吃,但一天只能吃一种。 后来我买了奶酥面包,是...
中国古代有很多官宦名士专修净土法门。他们有的先由修学其他法门转为专修净土,有的则受高僧指点一心修学净土法门,...
问: 法师,您讲烦恼即是菩提,是诸佛菩萨才能够到的水准。我们现在的水平,烦恼是烦恼,菩提也是烦恼。因为满眼都...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有四类: 第一类现象是痛、麻、酸、痒, 其中除了心痛和头痛是有病以外,其他如腿痛、腰痛...
净土决疑论 药无贵贱,愈病者良。法无优劣,契机则妙。在昔之时,人根殊胜,知识如林,随修一法,则皆可证道。即今...
二门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花 | 下篇:二持 |
据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卷二载,习禅之时,若生起如下三疑,则不能入于禅定。即:(一)疑自,若人以诸根闇钝、罪垢深重...
道后
广大殊胜
大师摄受诸声闻众
无上正遍知
诸法实相
劫焰
识主
总想观
沩山警策
三自性
丛林公论
【大藏经】【注音版】楞严经四种决定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不要逃避压力
虚空眨眼

《药师经》三个经名的含义
心灵与物质平衡的重要

古代名士专修净土的事迹

这些问题,念佛到位了都能解决

打坐时可能产生的反应现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