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道为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道,为道前,正证实理,为道中,自证以后为道后。每地各分此三者。释签四曰:“道者,谓自行真实之道。未契实理,真理在缠,故名为理。故以地前名为道前。初地已上已证实理。复由此理成后行。初证已后,究竟已前,并名道中。由此地行,理究竟显。以显之理,名为道后。自行证后,故名道后。”法华文句记三曰:“此中须以十地为道前,妙觉为道中,证后为道后。”金光明玄义上曰:“当知道前圆性德,道中圆分德,道后圆究竟德。”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谓执于我见而起之惑业缚身,不得解脱。又作实执取身系(梵 idaj-satyābhinive?a-kāya-grantha,巴 idaj-saccābh...全称菩萨燋炷十地。即指三乘共通之十地;此系藉燋炷之譬喻以显示菩萨之智断乃初心后心不可得之深旨。燋,指能燋之火...云何见所断?几是见所断?为何义故观见所断耶?谓分别所起染污见疑,见处疑处,及于见等所起邪行烦恼随烦恼,及见等...(杂语)凶日之名。宿曜经下曰:大阳直日月与胃合,大阴直日月与鬼合,火曜直日月与翼合,水曜直日月与参合,木曜直...又名假我,亦即凡夫所执著的妄我。...(一)圆成真如有不变、随缘二义。此乃法性宗之通说。真如为一切诸法之实体,超越时空,为不生不灭、无为常住之存在,...(术语)亦为二种阐提中第一种之称。因诽谛大乘法断灭一切之善根者。...全一卷。撰者不详。收于日本续史籍集览卷四十七。记述有关佛教事物之起源。有教法流通、东西游化、度者出家、火葬封...(术语)初祖杜顺依华严经而立。谓之法界三观。法界者所观之境,三观者能观之心也。一、真空观,穷尽法界之事相,无...(杂语)乐神乾闼婆之奏乐。智度论十曰:屯仑摩甄陀罗王Drumakiṁnararājā,犍闼婆王,至佛所弹琴赞佛,三千世界...(杂语)杂剧一则也。密庵天童录曰:似小儿则剧。...普贤行愿品...僧伽吒经...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为什么学佛要先从做人下手?太虚大师说,学佛先学做人,把人做好了,才能成佛。佛陀,梵文音译,意译是觉悟的人,并...同样是拜佛,许多人的目的,并不尽同;有的求福,有的求慧,有的求财,有的求子,有的求家庭和睦,有的求事业发展,...
特别提示:大悲咒的感应真是太多了,但这篇小文章的修持观念还是比较正确的,值得初学者学习和借鉴。本文来自网络,...问: 小女现年廿二岁,矢志不嫁,吃素念佛,业已数年。今春其母亡过,伊哀思笃切,数日不进饮食。后经弟子嘱其为母...汾阳善昭禅师有一天对庙里的僧众说:昨天晚上,我梦见死去的父母向我要酒肉钱。我心里难过,所以免不了要随风俗习惯...问: 若有安静的时间总想看经书听开示,请问师父,是不是这一句佛号,还是以摄心为上? 宏海法师答: 当然以摄心为...
这以下是关键了理观的智慧。前面是讲到原因,就是因缘的善行。所有的因缘,理论上都可以成佛,但是如果你要快速成佛...
示耳之曰:勤则不病,不勤则病,勿谓夙业,其报甚近。慈父弥陀,数数亲觐,可以永年,况乃却病。 (《西方确指》)...
道后
【佛学大辞典】
上篇:道信 | 下篇:道风 |
(术语)Pratideśaniya,又作波胝提舍尼,钵喇底提舍那,钵喇底提舍尼,略曰波罗提舍尼,波罗舍尼,提舍尼等。六聚...
我见身缚
燋炷十地
见所断
罗刹日
俗我
不变随缘
断善阐提
释门事始考
华严宗三观
乾闼婆王弹琴
则剧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僧伽吒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昌臻法师:学佛从做人下手
怎样求得平安

修持大悲咒的感应和心得报告
一用功便有境界,此实多半是魔境
闲神野鬼
念佛是否以摄心为上

为什么拜佛称念佛名,就能够究竟成佛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