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身受与心受。受者,谓领纳所触境之心所法。(一)身受乃领纳于身无分别之受,即眼等五识之苦、乐、舍三受。(二)心受为领纳于心而起分别之受,即意识之忧、喜二受。[俱舍论卷二、卷九] p2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梵语 sat-kārya。即因中常内具果性之义。乃古代印度六派哲学中数论学派之主张。认为万有之生成乃自性之开发,故自...系天台宗为证明所立之化法四教,而引证诸经论时所用之名目。化仪四教(顿、渐、秘密、不定)向为古来诸师所通用,而...(术语)又云凡圣不二。从事相言之,则有六凡四圣之十界差别,由其理性言之,则无差别平等也。宝藏论曰:凡圣不二,...【圆成实】 p1240 成唯识论八卷十八页云:二空所显圆满成就诸法实性,名圆成实。显此遍常,体非虚谬。简自共相虚空...(菩萨)又曰跋陀波罗。菩萨名。...据毗卢遮那成道经载,有胜义、世俗二谛之修行,世俗谛修行乃依金、水、火、风四轮以为曼荼罗,即:(一)本尊为黄色,...(天名)女神之名。生经二曰:雪山南胁有大女神,名设陀邻迦醯。注曰:晋云摄声。...(流派)立识心四分之宗。唯识之正义也。...1、指善良的品性和正直的行为。 2、指具足功德的行法,如三学、六度等是。...僧侣出游时所使用之杖。略称杖。又作拄杖子。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载,佛于王舍城鹫峰山时,有一老比丘,登山不慎跌...(术语)佛眉间白毫有光明故云光毫。三十二相之一。法华经序品曰:尔时佛放眉间白毫相光,照东方万八千世界,靡不周...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妙法莲华经弘传序(唐终南山释道宣述) 妙法莲华经者,统诸佛降灵之本致也。蕴结大夏,出彼千龄。东传震旦,三百余载...正法念处经叙 夫域中之名四等,道之所生万殊,名盖众名之假,生非有生之实。然则修促共尽,小大同期,而金字丝编、缃...我们要先声明,这里所说的真言,不是密宗行人所持的咒语、真言,而是能帮助世人念佛达到一心不乱之境界的九个字。 ...
常言道人生不如意事十有八九,人活一世难以一帆风顺,常是苦多乐少。烦扰困于心,无以解决,常纠缠不去,积郁成疾。...
生命是一个缘生的历程。有过去的因,还得有现在的缘才能成立一切现象。因是种,缘是环境;有因而无缘,种子无从发展...佛陀从远方的跋耆国游行教化到毘舍离国,住在猕猴池旁的重阁讲堂。国内的商人得知佛陀的行止,都欢喜地相约来到佛陀...
备注:以下七则方均摘录自印光法师文钞,为印祖所认可流通。 一、白矾救命神效方 凡误食河豚,及其他一切毒物。或因...有一位雕塑佛像的工匠,他的手艺远近驰名。 当他为一座佛寺雕刻的佛像落成的时候,附近几里的人都跑来观礼,人人都...
欧洲有一位著名的音乐家舒伯特,有一天正在作曲的时候,他的朋友就问他:为什么你总是作这么哀伤的音乐呢? 舒伯特...问: 弟子在寺院大皈依时起了个法名,依止师父又起了一个法名,受五戒时又起了一个法名,请问师父,弟子用哪个法名...
二受
【佛光大辞典】
上篇:二决定义 | 下篇:二足 |
与“行学”相对称。谓博为智解,广学内外典。善导之观经疏卷四散善义(大三七·二七二下):“若欲学解,从凡至圣,...
因中有果
四教证据
凡圣一如
圆成实
颰陀波罗
曼荼罗四轮
设陀邻迦醯
四分家
德行
拄杖
光毫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妙法莲华经
【大藏经】正法念处经
往生极乐的九字真言

僧家之待客

人生旅途要随缘
商人闻法

【推荐】印祖力荐的治病救命妙方
大佛的鼻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