僧侣出游时所使用之杖。略称杖。又作拄杖子。据有部毗奈耶杂事卷六载,佛于王舍城鹫峰山时,有一老比丘,登山不慎跌地,佛遂许诸比丘中之老弱无力或病苦缠身者用拄杖。拄杖有二种,有枝者称触头,无枝者称净头。或谓拄杖之上端为净头,下端为触头。禅宗所用者,多于杖下方约六十公分处绑一小枝,作为渡川测量水深之用,故拄杖又称为探水。又拄杖常为禅僧提唱说示之具,如从容录第三十四则(大四八·二五○上):“雪窦拈拄杖云:‘还有同死同生底纳僧么?’”此外,拄杖亦作杖打犯规者之用,如敕修百丈清规卷二(大四八·一一二一下):“彼有所犯,即以拄杖杖之。”[异出菩萨本起经、四分律卷五十二、卷五十六、禅苑清规卷一装包条、祖庭事苑卷八杂志拄杖条] p3259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三种世业。乃依业因所造之时而分:(一)过去世业,指过去世所造善恶之业,于过去、现在、未来世受报。(二)现在世业...(杂名)Mātaṅgi,摩邓伽之女声。...【绮语罪】 p1295 瑜伽五十九卷十七页云:复次若有依舞而发歌词;名为绮语。或依作乐,或复俱依,或俱不依,而发歌...大明白身,梵名 Gaurī mahāvidya,音译毫利摩诃微地也。为密教安于现图胎藏曼荼罗观音院内第五位之菩萨。密号常净...(书名)Hiraṇyasaptati,数论师自在黑作,有七十行偈颂。其时国王赏之以金,故彼以之为名誉,而名为金七十论,或...指枝末之化主。于鸠摩罗什所译两卷本梵网经中,详细描绘广大庄严的莲华台藏世界,该世界系由千叶之大莲花所成,每一...(一)略称圆顿观。与“渐次止观”、“不定止观”并称三种止观。静止妄念称“止”,真智通达称“观”;由止成观,由观...禅林用语。系骂人仅就经卷之文字表面意义加以理解,而疏忽内涵之真意。黑豆,即文字。唵,又作揞、掩、淹,指以手进...(术语)舍邪友而伴正友也。大乘义章十曰:依僧为友,故称归僧。...修行之要,最重发心,发心方有趣向,趣向方达道果。发何等心,修何等行,至何道果也。小乘之人发心者,发趣向道果之...(杂语)译曰坚固,见大日经疏十。...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
达摩西来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未阅有参话头之说。盖禅乃涅槃妙心,正法眼藏,系人人本具的天真佛性,不因...
《文昌帝君阴骘文》告诫人们为人处世的道理,从而达到理想的人生境界,是中华文化教人为善去恶的范本。这本书在中国...佛灭度后,孔雀王朝的阿育王是一位深信佛法的国王。有一次,阿育王请示比丘们:过去佛住世时,有谁行大布施?比丘们...
问: 请问法师,俗家弟子若欲行日中一食,该注意哪些事项? 大安法师答: 这要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了。如果你有工作...
学习佛法的第一个困难,就是为不了解名相的含义所障碍,并且法相名词多以万计,更不容易从各个名相之间得到系统的认...走进寺院,会遇到一些出家人,怎样和他们打招呼?与他们交谈有哪些礼节?这可能使许多人不知道而且想了解的。 佛家...第十二愿光明彻照十方愿。法藏菩萨是这样发愿的:若我成佛的时候,我所放射的光明,可以照无量无边的刹土,彻照无量...学佛犹如掘井,认准一处,耐心地掘,不至得水,决不放手。千万不要今天东,明天西,以为总是一处掘,没有味,不如换...
拄杖
【佛光大辞典】
上篇:拉森 | 下篇:拂子 |
贬斥唯知诵唱经文,而不了解经文意义之僧。摩诃止观卷五上(大四六·五二中):“非闇证禅师、诵文法师所能知也!”...
三世业
摩邓祇
绮语罪
大明白身菩萨
金七十论
末化
圆顿止观
唵黑豆
归依僧
发心
呾罗迦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悲华经

传佛心印,直指人心,见性成佛

《文昌帝君阴骘文》原文及白话
阿育王的百亿千金供养布施

在家人如何修「日中一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