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又云凡圣不二。从事相言之,则有六凡四圣之十界差别,由其理性言之,则无差别平等也。宝藏论曰:“凡圣不二,一切圆满。”大日经义释五曰:“六趣众生与毗卢遮那本无二体。”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梵名 Candrottarā-dārikā-pariprcchā。凡二卷。阇那崛多译于隋代开皇十一年(591)。收于大正藏第十四册。本经...【食因缘起】 p0882 分别缘起初胜法门经十二页云:三者、说有食因缘起。谓求诸谷,田种水缘,发生芽等。...(故事)佛成道初度之五比丘也。...(一)在安乐境地得六种思念。与六念同。即念佛、念法、念僧、念戒、念施、念天等六念处。[摩诃止观卷六之二](参阅...(人名)国王名。对劳度差婆罗门请一偈,为以千钉钉身。见贤愚经一,经律异相二十五。...梵语 prapaca。谓错误无意义之言论。即违背真理,不能增进善法而无意义之言论。佛遗教经(大一二·一一一二上):“...为梵语 ?ākya 之意译。音译为释迦。释迦,乃印度种族之名;因释尊系出身于释迦族之贤人,故被尊为释迦牟尼(梵 ?ā...(术语)声闻乘见道之圣者而为利根者。对于随信行之钝根而言。自思惟法而成行之人也。...【爱为集谛】 p1203 分别缘起初胜法经八页云:复言:世尊!若取缘有、有缘生者;何缘不说取之与有、以为集谛?世尊...(杂语)浮图与佛寺。高僧传康僧会曰:江左兴立图寺。...(名数)憍,憍慢也。诸人恃自己胜于他人遂生慢心,如鸟有凌高视下之概,故法华文句六引文殊问经配八憍于八种之鸟:...(龙藏本)...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龙藏本)...
菩提达摩大师是中国禅宗的奠定者,而奠基不仅仅是建立了一个宗派,且必然具有他自己的思想宗旨和修行法门作为这一宗...
【原文】 客曰:弟子忆昔念佛,被人呵云,修行之人,当除贪嗔痴三毒。汝等念佛,终日想生西方,贪图快乐,岂非过望...佛教的信徒,可以分为两大类,就是出家与在家的分别,出家人集合在一起叫出家僧,在家学佛的组织,叫居士林。这两种...虽然每个人都知道,妄言、绮语、恶口、两舌,对人对己都有伤害,应该加以避免,办公室里却仍然常常发生言语暴力。出...有兄弟俩,一起外出经商。然而,在半途遭遇了恶人,他俩身上的钱财被洗劫一空。前程灰暗,归途遥遥,兄弟俩人绝望至...
真正有福报的人,在做不如法的事情的时候,就会出现不好不顺的结果警醒你恶行竟感顺缘至,此佛为汝作警示! 在古代...
世人多羡慕僧人,就连宋朝的仁宗皇帝也说:若得为僧,出入于金门之下,行藏于宝殿之中。春听莺啼鸟语,妙乐天机;夏...
问: 天人福报极大,为什么不能修行? 答: 天又分色界天和欲界天。欲界天人沉溺于欲乐,觉得享乐才是最要紧的,根...
凡圣一如
【佛学大辞典】
上篇:凡圣 | 下篇:凡圣同居土 |
(人名)佛灭后二百年顷有迦旃延阿罗汉由大众部中独立一部,名说假部,又名多闻分别部。而此阿罗汉者,传为佛在世之...
月上女经
食因缘起
初度五比丘
六法
毗楞羯梨
戏论
能仁
随法行
爱为集谛
图寺
八憍
【大藏经】【注音版】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四十二章经

达摩大师传授入禅门的四句口诀

希求往生极乐世界是一种贪心吗
印顺法师:为在家居士说法
办公室的两舌与中伤
要选择希望还是绝望

福报不够,干起坏事无比顺利

僧人的生活——闻钟而起,闻鼓而眠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