乃对烦恼之分类。见思二惑之烦恼,能令众生漂流流转生死海中,四果之圣者对此流渐次断灭行上,所灭之数为七,故称七流。即:(一)见谛所灭流,初果之人入见道,由断欲界之见惑,故不再流转于欲界。(二)修道所灭流,二果、三果之人于修道修四谛观,能断欲界之思惑,故不再流转于欲界。(三)远离所灭流,第四果之人修四谛观,断尽见思之惑而无余,乃至远离三界,不再流转。(四)数事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观五蕴、十二入、十八界等法悉皆空寂,尽见思之惑,不再流转三界。(五)舍所灭流,第四果之人已空五蕴等法,所空之法既无,亦舍能空之心,则能所两亡,无憎无爱,平等一味,证无学,不再流转三界。(六)护所灭流,第四果之人尽见思之惑,证无学,恐己于所证有退失,善加守护,令见思之习气更不再起,不再流转三界。(七)制伏所灭流,第四果之人见思之惑缚已断,色身之果缚犹有,遂制伏见思之习气永不令起,故三界之流转止息。[华严孔目章卷三、大明三藏法数卷二十九] p100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此据陀罗尼集经所载,乃六千转陀罗尼轨救病人法供养物之一。盖取供药师十二神将之意。 p346...(修法)凡治魔障者,或念三归五戒等,或诵般若经,菩萨戒本等及大乘方等经所说之治魔咒。见小止观,起信疏等。又以...(名数)摩诃止观一上明涉于内外十道之发心:一火途道、二血途道、三刀途道、四阿修罗道、五人道、六天道、七魔罗道...【中道】 即离开二边的极端、邪执,为一种不偏于任何一方的中正之道,或观点、方法。释迦牟尼世尊住世时代,最初说...(地名)释迦生处之城名。...(仪式)禅语。又曰暖寺,暖席。入寮之人,办茶果等飨先居之人。谓之暖寮。又言他人贺入院。...(术语)女子之爱情也。智度论十四曰:蚖蛇含毒,犹可手捉。女情惑人,是不可触。...【苦无我想】 p0844 集异门论十三卷十二页云:苦无我想云何?答:一切行皆无常。无常故苦。苦故无我。于无我行...正直的言语。圣言有四种,即:言不见为不见、言不闻为不闻、言不觉为不觉、言不知为不知。...(术语)佛教有教内教外之二途。佛陀以言句传授者,谓之教内之法。离言句,直以佛心印于他之心,谓之教外之法。据禅...【妄语业道】 p0629 瑜伽五十九卷十三页云:妄语业道事者:谓见、闻、觉、知,不见、不闻、不觉、不知。想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从前,一个名字叫长安的人住在印度的一个小村落中,长安有个十五岁的女儿,长得很漂亮,叫罗雨。罗雨一向深信佛法,...在世间法当中,如果有人说谁将会成为考试官,那很多想得到功名的、想做官的人就会多方巴结。就好像现在,如果这个教...佛教中,有本《父母恩重难报经》,缕述了父母犹其是母亲对儿女的情深似海恩重如山。父母对儿女的感情表达方式也是特...1.如果瞋心是凡夫的天性,则没有什么好瞋的,因为他的性格就是这样子,所以一个人对你瞋心的话,你为什么也生瞋?没...
我们人生的相状有很多种,但是结果只有一个,那就是没有结果。我们没有一个人是有结果的,因为我们的生命本体是空的...
你们到禅堂里来是干什么的呢?为了开悟的嘛,为了找本来面目的嘛!所以你打死我我都不出门,腿子再痛我也不放松,非...宋朝有一将军曹翰,在讨伐南方的贼寇之后,路经庐山的圆通寺,寺僧因知曹翰的军队风纪不好,大家就吓得四散逃逸,只...
出家人以孝达道 佛教最初传入中土,社会大众便自中国传统观念出发,对出家行为产生片面理解,认为出家人是不行孝道...
七流
【佛光大辞典】
上篇:七星如意轮 | 下篇:七界 |
(术语)三论宗以般若所说诸法皆空为宗,故他人目之为无相宗,非彼自称也。盖依一门而分一大乘教为相性二宗,华严天...
十二灯
治魔法
九缚一脱
中道
俱毗蓝
暖寮
女情
苦无我想
圣言
教外
妄语业道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真正的慈悲是没有分别心的
想当官还是要靠积德
报恩不在于物质,而在于那份心
【推荐】四十四招教你修忍辱

【推荐】人生没有结果,它只是业力的释放

参禅悟道要真见自性
不知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