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据陀罗尼集经所载,乃六千转陀罗尼轨救病人法供养物之一。盖取供药师十二神将之意。 p3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解释】 p1234 瑜伽八十三卷十六页云:解释者:谓能显示彼自性故。...【生起因】 唯识宗所立十因之一。又作生因。指依现世善、恶之业而起未来的苦、乐果报。亦即内外种子至成熟位,能在...【依他起性】 p0768 成唯识论八卷二十页云:谓心心所及所变现,众缘生故;如幻事等、非有似有,诳惑愚夫;一切...(植物)草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睒末梨,睒式染反,滑草也。用之洗手,甚滑泽也。...(杂名)阿修罗王与帝释天战斗之场也。...(饮食)欲界天之食物须陀味也。起世经七曰:四天王天,并诸天众,皆用彼天须陀之味。(中略)欲食时,即于其前有众...悉昙字 (ra)。悉昙五十字门之一,四十二字门之一。又作罗、洛、喇。据瑜伽金刚顶经释字母品载,为一切法离诸尘染...学佛人精修有得,叫做证果,因与外道的证果有别,所以叫做正果。果是形容好像果子一样已经成熟了。...【如来二种善避他论】 p0582 瑜伽九十六卷二十五页云:又诸如来,略有二种善避他论。一者、能避定不应记,作不...梵语 aparaparyāya-vedanīya-karma,巴利语 aparāpariya-vedanīya-kamma。为三时业之一,四业之一。略称顺后受...谓心起妄想,对外境起种种度量。此为凡夫之心量。如来真证之心量,则远离一切所缘、能缘,而住于无心。[楞伽经卷三...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众俱,比丘五百及诸菩萨。 尔时,世尊告诸比丘:「将来之世,当有比...大宝积经卷第十七 大唐三藏菩提流志奉 诏译 无量寿如来会第五之一 如是我闻: 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印光大师校印本)...
佛经教人常行忏悔,以期断尽无明,圆成佛道。虽位至等觉如弥勒菩萨,尚于二六时中,礼十方诸佛,以期无明净尽,圆证...龙树菩萨为南天竺国一大富贵人家之子,于树下诞生,因入龙宫而悟道,故以龙树为名。龙树菩萨年少聪慧,于襁褓时即听...
臭皮囊,不久长,人生切莫逞豪强。 为王为宰为民卒,一旦无常梦一场。 勘破了,罢思量,各循造化过时光。 乾坤中有...
极乐世界虽去此百万世界,论其迹则不胜其远,然佛之慧性,含虚空世界,故无所不在。是以一切众生举意动步,皆在佛之...清晨,佛陀率领着五百僧侣,由舍卫城缓缓的往摩竭国迈进,一路上庄严的队伍,吸引了大批群众前往顶礼供养。乞食毕,...佛说:一切世间人们为善作恶所得的因果报应,就像影随着形一样,丝毫不会有差错的。可是世人不信,说是虚妄的说教。...
现在有许多人不信因果,那有什么希奇呢?现在教育不同了。我们过去中国文化、外国文化,基本上人类文化过去是无形中...问: 净土三资粮讲的是信、愿、行,莲池大师特别提到厌,对娑婆世界没有厌离心,对净宗学人的修行也是一种障碍,你...
十二灯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二摩多 | 下篇:十二随眠 |
何等自性善?谓信等十一心所有法。...
解释
生起因
依他起性
睒末梨
修罗场
天食
啰
正果
如来二种善避他论
顺后次受业
心量
【大藏经】佛说当来变经
【大藏经】大宝积经之无量寿如来会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无量寿经

发露忏悔于净土法门最易相应
龙树菩萨的出家因缘

寿昌无明禅师:皮囊歌

念佛的现世感应
文殊菩萨度众的智慧
不必计较以往的得失,但种未来的福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