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长时随逐、眠伏于第八识中之十二种烦恼。据众事分阿毗昙论卷三载,十二随眠即:(一)贪欲,谓于顺意之境,爱染念着,而生悦乐。(二)瞋恚,谓于不顺意之境,无所爱乐,而自生瞋忿。(三)色贪,谓于色界爱乐净法,贪着禅味。(四)无色贪,谓于无色界识处等定,爱乐顺意,心生味着。(五)无明,谓于事理等法,无所明了,障覆真性。(六)身见,谓于五阴等法中,强立主宰,妄计为身。(七)边见,谓于身见上,计我或断或常,随执于一边。(八)邪见,谓由计断常,不信因果,以为无作无得,起见诽谤。(九)见取,谓因此见,而能通至非非想天,信此非余,执劣为胜。(十)戒取,谓执邪为道,非因计因,如持鸡狗等戒,以为可得清净解脱。(十一)慢,谓贡高自举,轻慢他人。(十二)疑,谓于谛理不能解了,心生犹豫,是非不决。 p3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p0290 瑜伽七十三卷十六页云:复次由五因缘,当知愚夫、如名,如言,于所诠事,执有...(人名)唐镇州临济义玄,曹州南华人,姓荆氏,嗣黄檗。临济宗之祖也。见传灯录十三。...(一)指不动明王之使者。又作八大童子。即:慧光、慧喜、阿耨达、指德、乌俱婆哦、清净、矜羯罗、制吒迦。[圣无动尊...子题:止持戒 戒本疏·持犯方轨:“所言止者,方便正念,护本所受,禁防身口,不造诸恶,目之为止。止而无违,戒体...位于甘肃天水县东南四十六公里处。久为人所忘,民国四十一年,其名始彰。形状特殊,山高一百四十余公尺,峰顶呈圆锥...即受真言之三昧耶戒,系日本天台宗真盛派之传戒法。又作重受戒灌顶、戒灌顶。即于道场设坛,对已受圆顿戒之受者,以...(术语)涅槃之真理,无生灭,故云无生。因而观无生之理以破生灭之烦恼也。圆觉经曰:一切众生于无生中。妄见生灭。...(仪式)供养释尊舍利之法会也。舍利有生身法身之二种。...又作山规。即指清规、规范、宗规等以外,各寺独自特有之行法、习惯等。 p947...指世间之善根。又作世俗善。如行五戒、十善等,能受人、天果报之善根,即称为世善。又一切有为善法皆称世俗善,为无...(术语)疏通经论之文句而决择义理也。垂裕记一曰:疏者,疏也,决也。疏通经文。决择佛旨。故曰疏也。灵芝盂兰盆记...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汉传版): 那(na)莫(mo)悉(xi)怛(da)哩(li)野(ye)地(di)尾(wei)迦(jia)南(nan) ...维摩诘所说经...
有病,你怎么样对待病?当然我们要看、要治、要吃药。为什么你害病?为什么你常害病?说四大不调,饮食吃错了,伤风...
传票一:破坏雨林的帮凶。 雨林是一条3000英里宽的绿带,主要分布在赤道附近。雨林是世界山大约50%的植物和动物不可...
说四众过罪,它罪业的成立有四种条件: 第一个,因:要有说罪之心。 宣说对方的过错,什么样的情况叫作犯罪动机?在...
唐朝陆元方,曾为武则天时的大臣,为官清廉诚信。他在洛阳城外有一所宅第锦绣园,是子孙世代相承的祖居,庭园楼阁皆...《法华经》里将娑婆世界比喻为三界火宅,所谓三界,就是指欲界、色界和无色界。 欲界的众生,追求的是五欲的享受。...
如果你问一些人:你信佛吗?他们会脱口而出:信佛! 如果再问:你皈依了吗?他们要么直说:没有!要么反问:我信就...在热带海洋,有一种奇特的鱼,名叫紫斑鱼,其全身长满了针尖似的毒刺。 紫斑鱼的奇特就在它的毒刺上:在它攻击其它...
念佛道理讲起来很多,现在说一总纲乃:真为生死,发菩提心,以深切愿,持佛名号。我们为什么要念佛?就是为了生死,...
十二随眠
【佛光大辞典】
上篇:十二灯 | 下篇:十二头陀行 |
(经名)具名大乘密严经,前后有两译,前译为唐之地婆诃罗译,三卷,后译为唐之不空译,三卷,佛住出过三界密严国有...
五种因缘愚夫执有如名自性
临济
八大金刚童子
止持
麦积山
受戒灌顶
无生
生身供
山法
世善
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大藏经】一切如来心秘密全身舍利宝箧印陀罗尼
【大藏经】【注音版】维摩诘所说经

为什么这么用功还会生病

给人类肉类工业的十大传票

说四众过罪的四个条件

不失信于人
圣严法师:不离烦恼,也不起烦恼

止恶才能至善,自律方可自由
仇恨别人就是伤害自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