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钞序:“法砺,洪渊弟子。祖师(道宣律祖)亦尝从学一月而终。今疏(四分律疏)犹存。”(事钞记卷二·四二·一)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自内身应施不应施】 p0602 瑜伽三十九卷三页云:如是略说菩萨应施不应施已;次当广辩。谓诸菩萨、若有来求共...(杂名)谓维摩居士之像也。谷响集一曰:事文类集前集传神条云:金粟影,老杜诗云:虎头金粟影,神妙独难忘。佛经有...云何证入一真法界?即以法界无障碍心为智,照此真境,体亦现前知见。不离知见,起观智故。盖现前一念知见心中,即具...资持记释云:“但制聚落,开旷路者,唯开拾衣,而非捉宝,以无人处,不虑妄索;必畏后患,不取弥善。”(事钞记卷二...(?~502)梵名 Gunavrddhi。意译作德进、安进。南齐译经僧。中印度人。早岁出家,就学于大乘法师僧伽斯那(梵 Sa...(经名)又名普贤菩萨定意经,三卷,西晋竺法护译。即华严经之十定品也。...(术语)度者渡也,出也,如言出世。出过世间之谓也。无量寿经上曰:超过世间诸所有法,心常谛住度世之道。同下曰:...(名数)十恶之业因,能通苦报,故云十恶业道。...(术语)就理之法门而论,则如来与众生,其体性同一而无差别也。...【不如实知缘起道理者有五种过患】 p0347 瑜伽十卷十四页云:问:不如实知缘起道理者,有几种过患耶?答:有五。谓...为密宗所立之三种重罪。即:(一)退三昧耶,谓受法之后,退失本誓而不修行。(二)破三昧耶,谓已受密法之行者,对密藏...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通则观其所礼 一个人发达了,要看他是否还谦虚谨慎、彬彬有礼、遵守规则。 贵则观其所进 一个人地位高了,要看他推...1、【父母不孝,奉神无益】 一个人,假如连父母都不孝,纵使每天三炷香也是没用的,神明也不会保佑。 2、【兄弟不和...
中品下生者,这是世善上福凡夫人也。世善,就是他不是修出世间的善法,只是修世间的善法;上福,就是他是一个很有孝...问: 常听说开悟的楞严,成佛的法华。又常听人说某某部经是最殊胜的,而不同的人推崇的最殊胜的经还不相同。我有点...
三洲感应难思 汝有真修我护法 一杵威神可畏 人无邪念自降魔 护法韦驮尊天菩萨 韦驮菩萨,又称韦驮天,梵名音译为私...
病人断气后,神识(俗称灵魂)尚未离去,弥留之际,仍有知觉存在,若无特殊情况,十二至廿四小时后,经有经验莲友小...佛法就是解脱法。但是有很多层次,有浅、有深、有更深的。而佛法的解脱,不仅是最深,而且是最究竟的。 解脱什么?...
大文为三:初总标,二别明,三结叹。 今初: 为佛弟子,常于昼夜,至心诵念八大人觉。 不论在家出家,但是归依于佛...
法砺律师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法王 | 下篇:法聚 |
【行相】 指心及心所所具有的认识作用。心、心所以各自的性能,游履于所缘境相上,此称为行相。唯识宗以‘万法唯识...
自内身应施不应施
金粟影
趣入(二)
捉宝戒拾遗制聚落开旷路
求那毗地
等目菩萨所问三昧经
度世
十恶业道
体性同体
不如实知缘起道理者有五种过患
三种重罪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古人教你怎样识人不走眼
林则徐:十无益格言

九品往生之中品下生
佛教里面哪部经最殊胜

三洲感应难思,汝有真修我护法

病人断气后的注意事项
圣严法师《什么是佛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