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云:“但制聚落,开旷路者,唯开拾衣,而非捉宝,以无人处,不虑妄索;必畏后患,不取弥善。”(事钞记卷二五·二二·二○)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真言)尊胜佛顶尊之心咒也。尊胜陀罗尼经以唵没隆莎诃。之三语为心咒,佛顶尊胜心仪轨以阿鍐览唅欠。之五字为心咒...【加行位】 p0526 成唯识论七卷二十页云:二、加行位。谓暖顶忍世第一法。近能引发根本位故。 二解 成唯识论九卷五...(人名)清河人。姓崔氏。自幼出家。闻罗什入关中。辄行师事之。时有通情则生(道生)融(道融)上首,精难则观(慧...即偏僻固执某一方而不通达他方之意。梁高僧传卷三(大五○·三四二上):“诸论各异端,修行理无二;偏执有是非,达...互相呼应。依瑜伽论之意,有三种的相应:一者,一切所缘之境,与心相应,名境相应;二者,行与理相应,名行相应;三...(术语)三谛圆融之妙理,分明现前,障中道之无明止息,谓之法华三昧。此法华三昧之名为法华经妙音菩萨品所说十六三...(术语)教而导之也。涅槃经二曰:教导我等,令离四倒。智度论三十五曰:教导修善业。...心差别通者,谓依止静虑于入他有情心行差别威德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入他有情心行差别者,谓如实知有贪等心...凡二十四卷。唐代遁伦集撰。又称瑜伽师地论记。收于大正藏第四十二册。乃糅录诸师有关瑜伽师地论之释文。主要依据窥...【欲界有三十六处】 p0988 瑜伽四卷二页云:处所建立者:于欲界中、有三十六处。谓八大那落迦。何等为八?一、等活...亦名:八事成重戒开缘 资持记释云:“不犯中,初开屏处。下下,简后戒,即单提中第八十六戒。律因六群尼,与男子入...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一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二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三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卷第四 大般若波罗蜜多经...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入于神通大光明藏,三昧正受,一切如来光严住持,是诸众生清净觉地;身心寂灭平等本际,圆满...
佛教传入中国将近两千年。自东汉到唐末是由萌芽而达灿烂的时期,由四代到现时是由凋零而至枯槁的时期。所以衰落的主...问: 为什么我用恭敬心对待一些人,他们反而觉得我好欺负呢? 大安法师答: 恭敬别人就不要太在意对方的态度了,首...
东来老家的邻居成哥,是他五服(谓高祖父、曾祖父、祖父、父亲、自身五代)之内的大哥,那时成哥刚顶了父亲的职位,...从前有位比丘,每天都会到城外旷野的坟场。而比丘在往坟场的途中,都必须穿越一块田地。田主人看到比丘老是穿越他的...
众生在学佛的过程当中,他面临很多行法,所谓八万四千法门。在面对这样多的法门的情况下,很多人就会觉得,哎呀,我...(一)文殊的事迹 文殊师利,梵文manjusri的译音,略称文殊。新译曼殊室利。汉译为妙德,义为万德圆明,皆彻性原。...
这里有位法师提出二个问题: 问一、末法时代白衣在上座讲经,沙门座下受教﹙这是白衣在高座上讲经,出家人在座下听...问: 《西方合论》的作者袁宏道生到西方边地疑城,请问师父边地疑城是如何形成的?哪些念佛同修会生到边地疑城? 大...
捉宝戒拾遗制聚落开旷路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捉宝戒制意 | 下篇:捉宝戒拾遗处治法 |
【六根取境差别】 p0308 大毗婆沙论十三卷七页云:问:眼等六根、几能取至境?几能取不至境耶?答:至、有二种。一...
佛顶尊胜心
加行位
慧观
偏执
相应
法华三昧
教导
心差别通
瑜伽论记
欲界有三十六处
尼八事成重戒开缘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大般若波罗蜜多经(600卷)
【大藏经】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论佛教徒的修养
用恭敬心待人,为何反而觉得我好欺负

少年东来忍辱得福
比丘与田主人

今生得遇念佛法门是最大的幸运
文殊菩萨的事迹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