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持记释云:“宅,居也。佛门广大,包纳清澄,喻之如海。僧禀佛化,即居其中;如犯重禁,名为边罪,谓漂出佛海边外,即其义也。流即是水,法能滋物,故比于水。厕,预也。伍,众也。此明比丘身具三宝,所修法行,虽乃万途,以众自共,摄无不尽。然据行体,止是二持;但就作中,别简一色,羯磨僧法以为众行,自余杂法,总归共行;欲使纲目两分,众别无滥,故云唯[众行、自行、共行]三位也。”(事钞记卷二·四七·一七)
佛教词典 > 南山律学词典 > 正文
梵语 artha。指心的对象 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境。[八宗纲要] p5764...【三种现观边智】 p0205 瑜伽八十七卷八页云:复有三种现观边智;修习彼故,见得清净。一、能顺生无漏智。二、无漏...(杂语)无物被覆于上之土地也。法华经譬喻品曰:诸子等安稳得出,皆于四衢道中露地而坐。...“化仪”之对称。谓如来所说法门之教旨。天台宗称藏、通、别、圆四教为化法四教,譬如药味,而以化仪譬如药方。[天...(术语)愿求西方之极乐也。往生要集一部明十大门中有曰:第一厌离秽土,第二欣求净土。...即十二因缘。说众生涉历三世而轮回六道之次第缘起。(参阅“十二因缘”337) p189...(杂语)为亡人资福也。...谓阿罗汉。所有无学慧慧根。及慧解脱。俱解脱。于四圣谛。已现观。而现观。为得现法乐住故。诸根转。是名具知根。...(术语)至涅槃正道之法也。无量寿经下曰:奉持经戒,受行道法。四十二章经曰:为沙门受道法者。维摩经方便品曰:不...位于河南武安县。寺后之鼓山有北响堂山石窟。本寺创建于北齐,世宗高澄葬父高欢于避暑宫,并改为佛寺。文宣帝因见圣...比喻相应成巧之事。典故出自庄子徐无鬼篇,郢地有人涂石灰于鼻端,薄若蝇翼,使匠石砍之;匠石运斧成风,随手砍去,...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普贤行愿品...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古代印度,人被分成四个等级,但有一种众生不在这四种等级之内,就是屠夫。屠夫是专杀生的,或专门在官府行刑,杀犯...《百喻经》里有一段譬喻:有位农夫听说芝麻的营养价值很高,买来滋补养身的人趋之若鹜。因此,他决定将土地重新整理...
想要来生得聪明智慧,就要多看经、多拜佛、多打坐,没有事就把腿子盘起来,晚上盘起腿子睡觉也没问题啊!腿子一盘,...
一、暇满的体性 暇是闲暇。脱离了八种无暇,就是所谓的有暇。八无暇包括地狱、饿鬼、旁生、长寿天这四种人类之外的...
【次当复发回向之愿。愿我所修一切功德。资益一切诸众生等。同趣佛智。至涅槃城。】 同时地藏菩萨还教授我们要发回...
第一、八关斋戒与三长斋月 我们有机会当七天的和尚,这在我们人生是一件新鲜的事情,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为什么说...
独在教室,掩卷遐思,倏尔一阵腊梅花的幽香飘入鼻中。临窗而望,夕阳的余辉含笑笼在一株腊梅花树上,笼的腊梅微醺似...受西方性自由思潮的影响,包二奶、养情人、纳妾等有损一夫一妻制的现象仍然存在,显有蔓延趋势。随着婚外恋事件的与...
形厕僧伍行唯三位
【南山律学词典】
上篇:强敷坐戒开缘 | 下篇:律 |
【意】 p1205 瑜伽一卷十页云:意、谓恒行意,及六识身无间灭意。初唯第七识。由具思量依止二义,说名为意。后通余...
尘境
三种现观边智
露地
化法
欣求净土
二六之缘
冥资
具知根
道法
常乐寺
郢匠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大藏经】【注音版】华严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注音版】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佛教徒应择正业而活命
炒熟的芝麻种子

想度一切苦厄,就要五蕴皆空

珍惜暇满人身

我们要发回向的愿,这种回向效果无穷

八关斋戒略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