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四卷十页云:言蹎蹶者:年衰遇时,行步去来,多僵仆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一来向补特伽罗】 p0011 杂集论十三卷七页云:一来果向补特伽罗者:谓于修道中,已断欲界五品烦恼,安住彼道...(修法)又曰镇宅法,安镇国家法。造新宅时,祈其家宅安稳,或为镇护国家而修之秘法也。劝请四臂之不动明王,十二天...(譬喻)言业之从身如影也。智度论六曰:处处常随逐,业影不相离。成实论业因品曰:因形有影,形灭则影灭。...【犹豫不成】 p1189 因明入正理论云:于雾等性起疑惑时,为成大种和合火有而有所说;犹豫不成。如疏六卷五页释。...【见厌背】 p0639 瑜伽九十五卷三页云:劳役他故;名见厌背。...【六种受施者】 p0305 瑜伽五卷十六页云:受施者有六种。一、受学受施。二、活命受施。三、贫匮受施。四、弃舍受施...谓因位之万行圆备,果位之万德充满。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五上):“三僧祇劫度众生,勤修八万波罗蜜,因圆果满...谓人、天、声闻、缘觉、菩萨等行人,皆可乘阿弥陀佛的愿力,而一齐进入佛真实的报土。...(术语)真妙之明心,以名无漏之真智。楞严经一曰:发妙明心开我道眼。...(名数)破戒律者之过也。四分律所说。五过者自害,为智所诃,恶名流布,临终生悔,死堕恶趣是也。...(1235~1322)元代僧。又作至德。东昌(山东聊城)人,俗姓镏。号云岩。十二岁,从开元寺海闻学经。其后,至龙兴寺...大方广佛华严经卷第四十 入不思议解脱境界普贤行愿品 尔时,普贤菩萨摩诃萨称叹如来胜功德已,告诸菩萨及善财言:善...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八百万亿,学无学皆阿罗汉,有为功德无为功德,无学十智...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我们日常生活的空观跟假观,都是培养第二念。第一念落入相状、因缘,正常。生死凡夫谁没有个感情呢?因此第一念不怪...佛言人于世间。喜饮酒醉。得三十六失。何等三十六失: 一者人饮酒醉。使子不敬父母。臣不敬君。君臣父子。无有上下。...
上海何王氏者,本一无知无识之妇女耳。自二十九岁,得闻净土法门,遂皈依三宝,吃素念佛。深厌娑婆浊恶,决志求生西...
原文: 予昔在炼磨场中。时方丈谓众云:中元日当作盂兰盆斋。予以为设供也。俄而无设,唯念佛三日而已。又闻昔有院...
什么叫多善根?多善根不是你自己有多少善根,而是阿弥陀佛的四十八大愿作众生多善根之因。多福德,也不是靠你个人的...年底的时候,是游子归家的时候,更是父母期盼的时候。 如果你,因为回家的车票难买,回家的成本太高等原因,而不想...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明白深解人世间之理,以及应如何应对。这是智慧经验和阅历。 好运气常随,不学无术之人...
菩萨知道贫穷之人就心怀多怨,所以首先要行财布施,把自己所有的东西都布施给贫穷的人,如果大家要做菩萨,一定要有...
蹎蹶
【法相辞典】
【蹎蹶】 p1406
上篇:隐密说法 | 下篇:转依有四种相 |
即诸佛自内证之法门。亦即如来果位之法门。此系菩萨以下之因位行者所无法窥见了解之境界,系已证得正觉者乃能了知,...
一来向补特伽罗
安镇法
业影
犹豫不成
见厌背
六种受施者
因圆果满
五乘齐入
妙明
破戒五过
志德
【大藏经】普贤行愿品
【大藏经】佛说仁王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三十五佛名礼忏文

先把自性功德力现出来,再来处理问题
饮酒的三十六种过失

卅年精修 预知往生

阿伽陀药,万病总持

能够信愿持名,就是多善根多福德
爱的细节

要常常好运气,须自心觉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