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譬喻)言业之从身如影也。智度论六曰:“处处常随逐,业影不相离。”成实论业因品曰:“因形有影,形灭则影灭。”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流派)小乘二十部之一。佛灭后二百年顷自大众部中分出之派。从部主之德而名。宗轮论述记曰:广学三藏,深悟佛言。...亦名:覆身戒缘起 含注戒本·百众学法:“佛在舍卫,六群不好覆身入白衣舍。居士讥言,所著衣服,不好覆身,如婆罗...云何见道?若总说,谓世第一法无间,无所得三摩地钵罗若,及彼相应等法,由无分别奢摩他毗钵舍那等为体相故。 又所...【真如】 指遍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为一切万有的根源,是本然的真实之意。此为遍布于宇宙间真实的本体,也即是事物...子题:白文、缘本双陈、缘、本、单牒根本、羯磨通示纲缘、羯磨别明缘本、缘本双牒 行事钞·通辨羯磨篇:“(一、牒...(术语)异于正统派之安心也。毁斥之语。为真宗之常语。...为十法界之一。又作声闻法界。指听闻佛之声教,观察四谛之理而证得阿罗汉果,入于灰身灭智之无余涅槃之境界。[法华...(譬喻)邪见之参差交络。罗人如网,故曰邪见网。智度论十一曰:是入邪见网,烦恼破正智。离诸清净戒,唐苦堕异道。...(术语)真如之觉体本来明照,故曰元明。楞严经六曰:元明照生所,所立照性亡。【又】一名本明。以本觉之自性清净心...指修善根以制伏烦恼,使心调和之三种修行阶位。可分小乘之五停心、别相念住、总相念住和大乘之十住、十行、十回向三...又作随宜转用。乃指某一法门,得随其义之所宜,而方便转用至其他者。[止观私记卷七] p6354...瑜伽师地论卷第一 瑜伽师地论卷第二 瑜伽师地论卷第三 瑜伽师地论卷第四 瑜伽师地论卷第五 瑜伽师地论卷第六 瑜伽师...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
今晚我们讲如何开发自己本有的智慧,如何能够增长智慧,这些是非常重要的,有很多容易令我们生烦恼的事情。这样在这...一、诸恶莫作: 1、为人莫作亏心事,举头三尺有神明;善恶到头终有报,只争来早与来迟。 2、善念刚起,福虽未至,祸...佛陀时代,有一位气质很好、但衣着褴褛的老妇人来到一座城里,她疲倦又饥饿地走到一户富有人家门口,便再也没有体力...
末那识有六个特征:第一,它总是追求愉悦;第二,它尝试逃离痛苦;第三,它忽视追求愉悦的危险。一味追逐感官享受会...两千年来,庙宇、道观是出家人的修行圣地,而佛道两家为之素食者的楷模。修行之人最讲慈悲二字,佛经中常说,千善万...很多人以为修学佛法就要过极端艰苦的生活,认为赚钱和学佛存在着冲突和矛盾。其实,这种想法不切实际,钱财是世间宝...玄奘大师幼年时就聪慧好学,而且家学渊源,少年出家后更是勤奋用功,十三岁就能登座于大众前覆讲经论。在博览各家宗...
有的人即使不学佛法,也同样坚持做人的基本原则,这就构成了人和人之间的区别,也就是人与人之间不同的造化。懂得为...
业影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业轮 | 下篇:业缘 |
亦名:淫戒犯缘 子题:诸戒通缘、大淫戒别缘、自有淫心行淫、怨逼行淫、淫不受乐、裹隔、有隔有隔、有隔无隔、无隔...
多闻部
露身白衣舍戒缘起
见道
真如
羯磨通塞
异安心
声闻界
邪见网
元明
三贤
随义转用
【大藏经】瑜伽师地论(100卷)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增长智慧的八种方法
改变命运的黄金法则---行善积德
老妇人清净无染的爱

末那识的第六个特征
素食:清醒洁净的强健生命之源
学佛与赚钱之间的冲突和矛盾
玄奘大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