谓因位之万行圆备,果位之万德充满。心地观经卷一(大三·二九五上):“三僧祇劫度众生,勤修八万波罗蜜,因圆果满成正觉,住寿凝然无去来。” p23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杂语)殊妙之眼根。唐华严经一曰:妙眼能知此方便。...华译为轮转圆满具足、坛、道场等。向例在印度修法时,必须筑坛,坛中安置佛像以祭供,后来把修法时所筑的坛及佛像,...又称均善论、均圣论。治城沙门慧琳撰。为南北朝时引发佛教界有关“神灭不灭”论争之主要论文。作者慧琳乃刘宋高僧道...又作本命元辰、元神星。混合宿曜经之说与阴阳道之思想,而谓元辰星乃掌理吾人一生中贫富荣枯等命运之星。密宗盛传此...即密教正觉坛所用之十二大圣曼荼罗。正觉坛,系指行者登正觉位时,行灌顶作法之修法坛,故又称灌顶坛。行者受灌顶后...(一)凡二卷,或一卷。隋代慧远撰。又称无量寿经疏、大无量寿经疏、大经义疏、净影大经疏。收于大正藏第三十七册。系...(术语)Ekavicjka,旧译曰一种子。新译曰一间。圣者之位名。玄应音义二十三曰:翳迦此云一,鼻至迦此云间。言有一...(术语)Adi-anutpāda,译曰本初不生。释梵字(阿)之语。智度论二十八曰:四十二字,阿罗波遮那等,阿提(秦言初...全一卷。北魏菩提流支译。又作佛语经。收于大正藏第十七册。本经系佛陀对龙威德上王菩萨宣说“佛语”之义,谓“非语...(术语)极微分子。为物质之最小者。首楞严经三曰:反观父母所生之身,犹彼十方虚空之中,吹一微尘,若存若亡。止观...(一)指如实知见无明、行等十二支缘生法之智。[杂阿含经卷十四] (二)依佛所教之理法,而设法门解说之智。[解深密...净土十疑论序 宋、无为子杨杰述 爱不重不生娑婆,念不一不生极乐。娑婆,秽土也;极乐,净土也。娑婆之寿有量;彼土...解深密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住最胜光曜七宝庄严,放大光明,普照一切无边世界,无量方所妙饰间...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问: 什么是十斋日?在十斋日要注意什么? 大安法师答: 主要是指从农历初一,初八,十四,十五,十八,二十三,二...念佛的人到了临终的时候,若有重大病苦发现,切切不要疑心,也不要惊恐。当初唐玄奘法师,临终也有大病,何况我们是...
今天我和大家探讨的题目是:人生三很及出路。与大家分享的内容,实际上源自于平时在寺院我接待的众多来访者的问题综...问: 我们若是做错了事,应怎么忏悔? 答: 迷途知返。杜绝一错再错。 忏悔过失和罪障。若是错了不改,好比船到江心...
佛当时为什么要说《佛说阿弥陀经》?我们从八个意义上面分门别类地来了解一下。 第一个,佛说这部经典,为了大悲悯...台湾是全球素食者比例相当高的地方,素食餐馆的数量相当的多,有从大陆去台湾旅游的素食者去之前担心难以找到素食馆...
学佛第一个观念,就是 永远不去看众生的过错 。看众生的过错,永远污染自己,根本不可能修行。业障深重的人,一天到...这种忧郁症,也是现代文明病。那么据有关医疗机构统计,忧郁症的患者也是越来越多。那么这种忧郁症,实际上是一个心...
因圆果满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因顺余力 | 下篇:因业 |
(职位)僧官名。元魏之世有沙门都统之名。原为一官。至齐乃二分之。始有沙门都之称。下于统一等。又隋世有国僧都之...
妙眼
曼荼罗
白黑论
元辰星
灌顶坛曼荼罗
无量寿经义疏
翳迦鼻指迦
阿提阿耨波奈
佛语法门经
一微尘
法住智
【大藏经】净土十疑论
【大藏经】解深密经
【大藏经】【注音版】拔一切业障根本得生净土神咒(往生咒)
什么是十斋日?要注意些什么呢
印光大师:临终病苦释疑

「人生三很」及出路
若是做错了事要怎么忏悔

佛为什么要说《阿弥陀经》
吃素应把握四原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