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指一切诸法之原因;即引生结果之直接内在原因。业,即业力;为引生结果之外在缘力。与“因缘”之义相当,二者皆能引生诸法之结果。大日经卷二认为,一切诸法无有形像,惟从因业而起。[大日经疏卷十九] p2301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纳受】 p0949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纳受者:谓卽于彼心涉入境、能摄受故。...梵语 krsna-paksa,巴利语 kanha-pakkha。音译讫哩史拏博乞史。又称黑分、黑半。为“白月”之对称。即印度历法中,...(杂语)译曰善了知。华严疏钞二十曰:苏者善也,钵唎味底多,了知也。梵Suparividita。...(饮食)以乳而造之粥也。大日经疏七曰:乳糜者,西方粥有多种。或以乌麻汁,以诸豆并诸药味,如十诵药法等文广明,...【依法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p0774 瑜伽七十七卷四页云:世尊!如说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复说不依法奢摩他毗...【八忍八智】 此指于‘见道’审观四谛,而生无漏之忍、智,各有八种。亦即见道之十六心。此又作八忍八观。所谓八忍...指内证菩萨而外现声闻比丘之形者。大智度论卷六(大二五·一○七中):“有二菩萨比丘,一名喜根,二名胜意。”[法...(杂名)Uraga,译曰腹行。即龙蛇之类。见探玄记二十。...全一卷。弥勒三部经之一,六部经之一。全称观弥勒菩萨上生兜率天经。又称弥勒菩萨般涅槃经、观弥勒上生经、观弥勒经...(术语)往生极乐之三辈中,上辈生者之化生为七宝池中七宝之大莲华。...元代临济宗僧。又作德辉。号东阳。明宗天历二年(1329)掌理百丈寺,文宗至顺元年(1330)重建法堂。顺宗至元元年(...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三劫三千佛缘起(出《观药王药上经》) 宋畺良耶舍译 尔时释迦牟尼佛告大众言:「我曾往昔无数劫时,于妙光佛末法之中...
佛教讲,我们造业的方式有三种:身、口、意。口业占了我们造业的三分之一,由此可见持不妄语戒是多么的重要。不妄语...
我们学习净土教法,你必须要了解佛为娑婆世界众生所设的学修教法次第是怎样的,心里面对次第修证得有个轮廓。 比如...每个人都出生在不同的家庭,在不同的生活环境成长,有着不同的生活方式,也自然就有养成了不同的生活习惯。每一种生...
参禅人,有一坐三十年铁志,可以办道。 此一法无长远心,无耐烦心,无向上心,无坚固心,不能参禅。 何以故?如人钻...这篇普遍答复信众的信函,语言虽然拙朴,意义都是依据佛经而说。如果肯依这样真修实行,就能得到无穷利益。 下面我...【乱心】 散乱的心。 【乱善】 乱心所做的善事。 【传心】 见以心传心条。 【传戒】 传授戒法。 【传灯】 传法...
在祖师大德的判教当中,把我们整个大乘的成佛之道分成了三个部分:第一个是安乐道,第二个是解脱道,第三个是菩提道...问: 藏传净土法门,特别强调往生事因,明观福田 积资净障,发菩提心,发愿回向。其中特别强调发菩提心,不知法师如...
因业
【佛光大辞典】
上篇:因圆果满 | 下篇:因滴论 |
【云何求闻正法】 p0390 瑜伽三十八卷十四页云:菩萨云何求闻正法?谓诸菩萨、于善说法,应当安住猛利爱重,求闻正...
纳受
黑月
苏钵唎味底多
乳糜
依法不依法奢摩他毗钵舍那
八忍八智
菩萨比丘
乌罗伽
弥勒上生经
上品莲台
德辉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过去庄严劫千佛名经

如何在不同场合守住妄语戒

极乐世界的阿罗汉
社交场合所忌讳的27个习惯

无这「四心」不能参禅
一函遍复讲记
佛学常见辞汇(十三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