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出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者:是谓识无边处近分。如经又说:具足住者:是谓识无边处根本。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修法)无垢净光大陀罗尼经所说,造塔灭罪之法也,陀罗尼中以阿弥陀佛为本尊。...(一)涅槃之觉体,本来不可思议,犹如大海,澄湛圆融,寂而常照;示其本来,照而常寂,故称为元妙。[楞严经卷六] ...勤者,被甲方便无下无退,无足心勇为体成满善品为业,谓如经说,有势有勤有勇坚猛不舍善轭,如其次第应配释被甲心勇...【爱味相应静虑等定】 p1205 瑜伽十二卷三页云:复次云何爱味相应静虑等定?谓有钝根、或贪行故,或烦恼故故;彼唯...(杂名)Pṛthivi,译言地。翻梵语九曰:波罗提毗,应云波罗梯毗,译曰地也。梵语杂名曰:地,钵里体尾。...(经名)十一面观世音神咒经之略名。【又】十一面神咒心经之略名。【又】十一面观自在菩萨心密言念诵仪轨经之略名。...【无异门记别】 p1072 瑜伽九十四卷四页云:无异门记别者:谓作是记:我生已尽;乃至广说。...【集谛义】 p1180 瑜伽五十五卷十五页云:集谛义云何?答:能生苦谛义。...【耳】 p0634 瑜伽一卷七页云:耳、谓四大种所造,耳识所依,净色。无见,有对。此出其体。又三卷十五页云:数...(寺名)陔余丛考三十四曰:按谈薮记曰:唐天宝间,番寇西安,诏不空三藏诵咒禳之。忽见金甲神人,不空云:此毗沙门...子题:尽形学悔除地狱之障 羯磨疏·集法缘成篇:“学悔法者,既犯四重,永障一生。素不藏隐,亦可容恕。先令乞法,...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大势至法王子,与其同伦五十二菩萨,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忆往昔,恒河沙劫,有佛出世,名无量光;十二...问: 五戒之中邪淫一戒,有佛弟子告诉我,戒邪淫常做亲人观想,自可戒。予是卅几岁未结婚青年人,又在芸芸众生工作...
三善十一者:无痴者,于诸事理,明解为性。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对于三宝、四谛、十二因缘、因果等道理的明白和理...在一座破旧的庙宇里,一个小和尚沮丧地对老和尚说:我们这一座小庙,只有我们两个和尚,我下山去化缘的时候许多人对...
憨山大师(1546-1623),名德清,字澄印,明金陵全俶人(今属安徽)。憨山大师是明末四大高僧之一,他不仅在修证上...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有作为、有成就者,古今中外可谓不胜枚举。但是,也有许多聪明好学的人,无所作为,未见成就,...
前面讲过第一依法不依人,现在来看看第二依义不依语。 佛的经典,是语言文字来表达的,但不能执著于这个语言文字,...有一僧问赵州从谂禅师:十二时中如何用心?赵州说:汝被十二时辰转,老僧使得十二时辰。 在中国古代,十二时辰指的...
水陆法会,即然被认为是汉传丛林经忏佛事之最,那么,他的这个最之名,从何而来呢? 水陆法会,之所被称为汉传丛林...
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法相辞典】
【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p1438
上篇:识住及因缘相 | 下篇:证自证分 |
(杂语)非想天在三界之顶上,为果报最胜之处。外道以为究竟之涅槃。...
无垢净光法
元妙
勤
爱味相应静虑等定
波罗提毗
十一面经
无异门记别
集谛义
耳
天王堂
学悔法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李炳南居士对邪淫的问答

对治愚痴,作善为业
有种梦想如此实现

染尘容易出尘难,不断尘劳总是闲
学会选择,懂得放弃

四依法之「依义不依语」
圣严法师《使得十二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