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五卷二页云:杂阿笈摩者:谓于是中世尊观待彼彼所化,宣说如来,及诸弟子,所说相应,蕴界处相应,缘起食谛相应,念住正断神足根力觉支道支入出息念学证净等相应。又依八众说众相应。后结集者、为令圣教久住,结嗢柁南颂,随其所应,次第安布。当知如是一切相应、略由三相。何等为三?一、是能说,二、是所说,三、是所为说。若如来、若如来弟子、是能说。如弟子所说佛所说分,若所了知、若能了知、是所说。如五取蕴六处因缘相应分,及道品分。若诸苾刍天魔等众,是所为说。如结集品,如是一切粗略标举、能说所说、及所为说,即彼一切事相应教,间厕鸠集。是故说名杂阿笈摩。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众生心中,皆有本觉之真如,此本觉之真如熏习无明,使妄心厌恶生死的痛苦,而祈求涅槃之快乐,此种情形谓之内熏。至...(经名)摩诃吠室啰末那也提婆喝啰阇陀罗尼仪轨之别名。以此毗沙天王之仪轨,为般若斫羯啰之译故也。梵Prajācakra...(一)梵语 bandhana 或 sajyojana。又作结使。即使烦恼。结,为系缚之义;盖烦恼系缚众生于迷境,令不出离生死之苦,...(术语)金刚顶莲华部心念诵仪轨之异名,当称金刚界仪轨者是也。...(名数)一边罪难,先受具足戒而犯四波罗夷者,是为佛法边外,故曰边罪。二犯比丘尼,于白衣时犯净戒之比丘尼者。三...僧众作法事,若有比丘无法出席,则将自己赞同众事之欲望,告以他比丘,由该比丘传说僧众,此谓之“欲法”。受托之比...(界名)焦热地狱之异名。堕此地狱之罪人,为火所焚烧,故有此名。...(喻)慈祥的样子。若样子面容很可怕,则叫做金刚怒目。...区分篇章以论教义者,称为章;通释经论之文句者,称为疏。如大乘义章、观经疏。中国、日本著述之佛教书籍一般皆称为...不善法之谓。黑,为染污不纯之意;品,指品类。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纯,故称黑品。又黑之意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指五停心观与四念处(住)。五停心观,即不净观、慈悲观、缘起观、界分别观、数息观。四念处,即身念处、受念处、心...(嘉兴藏流通本)...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长者给孤独,为子取妇,得豪贵长者家女,端正无双,憍豪慠慢,不以妇...小品经序 释僧睿 般若波罗蜜经者,穷理尽性之格言,菩萨成佛之弘轨也。轨不弘,则不足以寮群异指其归;性不尽,则物...有位年青人,他初进山时要求出家,老师父和他谈过以后,认为他机缘还未成熟,不宜剃度,但还是同意他在寺里先住下来...节约是我国的传统美德,成由勤俭败由奢,这句古训被世代传承着。作为世界上人口第一大国,中国的崛起走的必然是一条...
记得弘老来时,是在旧历的四月十一那天,北方天气尤其是青岛,热得较晚,一般人,还都穿夹衣服。临来那天,我领僧俗...
生命短促,切莫贪图一时享乐而浪费光阴。修行因缘难起,护法护教更应及时,唯有精进修持,成就菩提,才不会在烦恼妄...
利行者,乃菩萨行利生之道也。 大凡悟道之人称菩萨,未悟道之人,所行之行与菩萨行相同,亦称菩萨。前之喜舍,以财...
一、施舍与菩萨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布施通常分为财施、法施和无畏施,这种解释侧重的是布施的内容。而换一个角度来...
慎独知于衾影,这就谈慎独问题。这个就进一步谈得细微了。修行最终是修我们当下这个心:自净其意,闲邪存诚。那这句...一、前言 佛陀最初在菩提树下成道时,曾感叹说:「奇哉!奇哉!大地众生皆有如来智能德相,只因妄想执著而不能证得...
杂阿笈摩
【法相辞典】
【杂阿笈摩】 p1413
上篇:杂染义 | 下篇:断有五种 |
【我我所】 我指自身;我所指身外之事物,执之为我所有,故有此名。《大智度论卷》三十一载:‘我是一切诸烦恼根本...
内熏
般若斫羯啰轨
结
大瑜伽
十三难
转欲
火焚地狱
菩萨低眉
章疏
黑品
五停四念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佛说玉耶女经
【大藏经】小品般若波罗蜜经
克服烦恼
富裕国家的节俭美德

倓虚大师记忆中的弘一律师

切莫贪图享乐而浪费光阴

菩萨行利生之道

布施、智慧与解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