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善法之谓。黑,为染污不纯之意;品,指品类。不善之法,其性染污不纯,故称黑品。又黑之意义,据大毗婆沙论卷一一四载,其除染污之外,尚有“不可意”之义。故黑品亦谓不可意之法。[俱舍论卷十六、俱舍论光记卷十六] p5383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即受戒之弟子。又称戒弟、戒徒。盖于授戒会中,为避免与戒师混称,乃特称受戒之人为戒子。又授戒会中,经常随侍戒师...【有怖】 p0537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怖者:谓有盗贼,及矫诈故。...西藏语 chos-snav-bahi-sgo chos-snav-bahi-tshul-dav-po。真言行者证净菩提心,灭除烦恼业苦,入初地位者,称为初...二因之一,即以智慧去透视事物的原理,如灯照物,了了可见。...【慈愍黑品白品】 p1267 瑜伽三十卷二十页云:复审思择:我若于彼不饶益者;发生瞋恚,便为颠倒,黑品所摄。是有诤...(术语)又作克证。必获圣果也。归敬仪曰:在凡不学,何有克圣之期?...(术语)凡夫习善习恶之是非行动也。释门归敬仪中曰:凡习寄缘。...【末嗟罗】 秦言悭。大品嗟字门,入诸法嗟字不可得故。论曰:嗟字,即知一切法无悭无施相。华严唱縒(七可切)...亦名:偈他颂、伽陀颂、伽陀、颂、室庐迦 子题:梵偈、贝多树叶、孤起偈、重颂 戒本疏·释皈敬偈:“(一、示梵偈)...又名思惑,即贪、嗔、痴、慢、疑等思想上的迷惑错误。...(术语)六欲之一。贪着身体之软细滑泽也。...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僧及馀无量众俱,前后围遶。 尔时长老舍利弗即从坐起,偏袒右肩,右...悲华经卷第一 转法轮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与大比丘僧六万二千人俱,皆阿罗汉,诸漏已尽,无复...尔时,无尽意菩萨即从座起,偏袒(tǎn)右肩,合掌向佛,而作是言:世尊,观世音菩萨以何因缘名观世音? 佛告无尽意菩...
今天我们讨论愿门《厌离娑婆,欣求极乐》。上次我们谈到修净宗念佛法门要发愿,发愿所要参考的依据,是阿弥陀佛四十...
所以这方面在修道的过程当中,你对这些人情世故过分地去勉强的随顺,完全就耽误了自己的道业。这个常摄居士在八百年...
净土法门的第二个特点就是胜异方便,速疾解脱。 这跟之前讲的念佛往生,径中径又径有相似的地方,但角度不一样,一...
《楞严经》里面说,因地不真,果招迂曲。就是说你这个发心不正的话,你的发心不是为了要了生脱死,如果没有彻彻底底...问: 为什么修行者一定要受戒? 如本法师答: 凡夫修行的过程,不是执理废事,就是执事废理,不能行中道法门,因此...
我今天把《净土》杂志去年的第五期找出来,给大家介绍一个我们本寺助念团助念的一个小女孩往生的公案。 这篇文章题...
我国是胃病大国,在13亿人口中,肠胃病患者约有1.2亿,其中中老年人占70%以上,以慢性胃炎和消化性溃疡较为常见,发...
我们在修行中经常会遇到不如意的境界,往往会引发嗔恨的烦恼习气现前,面对瞋恨心你不能去对立,你不能跟他站在对立...
黑品
【佛光大辞典】
上篇:黑法 | 下篇:黑徒 |
(植物)Paṇasa,又曰半橠娑,半娜娑。果名。玄应音义二十四曰:半橠娑,乃可切。旧言波那娑,果形如冬瓜,其味甚...
戒子
有怖
初法明道
了因
慈愍黑品白品
克圣
凡习
末嗟罗
偈
修惑
细滑欲
【大藏经】右绕佛塔功德经
【大藏经】悲华经
【大藏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把厌离婆娑,欣求极乐的心发起来

人情世故耽误了道业

净土法门的至简至易

别把般若妙法转为世间福报
修行人为什么一定要受戒

【推荐】花季在极乐绽放——肺癌少女往生故事

肠胃的「四敌五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