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一页云:言有怖者:谓有盗贼,及矫诈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杂名)安居经过九十日也。碧岩录曰:且在这里过夏。...【引摄不善】 p0377 集论二卷十页云:何等引摄不善?谓行身语意诸恶行已;于恶趣善趣,引摄不爱果异熟,或引或满。...(经名)一卷,唐道宣撰。僧史略上曰:唐初灵感寺,南山宣律师,按法立坛,感长眉僧(即宾头庐身也),随善赞叹:立...【无起】 p1042 集论五卷十五页云:何故此灭复名无起?永离此后渐生起故。...【证三摩地者应知七法】 p1439 瑜伽七十卷七页云:复次有七种法,为欲证得三摩地者,应正了知。一、内定退因。二、...1、毫不怀疑的心。 2、没有污染的心。 3、没有烦恼的心。...又作眼见家。“识见家”之相对语。即立眼根能见色境之说者。相当于小乘说一切有部等。古谓五识依五根各缘自境时,眼...(譬喻)自四禅天投芥子贯针孔之喻也。...谓七种所往。即:地狱趣(梵 narakagati)、饿鬼趣(梵 preta)、畜生趣(梵 tiryagyoni)、人趣(梵 manusya)、神...(1899~1983)四川内江人,名爰。为当代最杰出之中国画家,蜚声国际,世人推崇其画为“五百年来第一人”,其诗文、...(一)计物量之容器。法华经卷七(大九·五九中):“亦如压油殃,斗秤欺诳人,调达破僧罪,犯此法师者,当获如是殃。...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大乘法教导我们的事很多,我们随便举几个例子,像《涅槃经》上说,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涅槃经》上说有四种法...
问: 弟子熏习道德教育多年,今方闻正宗佛教一年,倍有惭愧。有三个问题想请 师父指正。 一、因在汉地文化中,儒、...
从五蕴当中的执着,你可以把人分成三种人:第一种人是追求成败得失,这种人生死业力就最重,他完全活在外境;第二种...
印光大师认为,世间人不论从事什么职业,如能谛听自己念佛,日久而修得定,即便在世间谋事业,往往能建大功,成大器...
那么现在也有二宝,现在很多地方提倡二宝,不承认僧宝,也就是说二宝居士,皈依佛,皈依法,而没有呢,僧宝,不承认...
《大智度论》里讲到一位贫穷的画家,很有意思。他是在另外一个国家做画师,做了十二年,赚了三十两金子。十二年就赚...
《大藏治病药》是唐代高僧释灵澈所著,选取了一百种人们心理、思想方面的疾病表现,又融合佛、儒二道,提出了一百种...问: 配偶已邪淫有年,怎么讲都不改,请师父开示怎么办? 大安法师答: 这是这个时代带有普遍性的问题。随着经济的...
有怖
【法相辞典】
【有怖】 p0537
上篇:有苦 | 下篇:有畏 |
日本临济宗僧。又作慧锷。中国补陀洛伽山寺开山祖师。籍贯、世寿不详。承和(834~847)初年,奉橘太后之命来唐,由...
过夏
引摄不善
戒坛图经
无起
证三摩地者应知七法
清净心
根见家
针锋
七趣
张大千
斗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离四法得涅槃者无有是处

佛弟子如何看待儒道思想

我们的执着不同,就带动了不同的人生

印光大师教「摄耳谛听」念佛

白衣上座,比丘下座,乃法灭之相

穷画师的布施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