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三十四卷二十八页云:云何独觉习?谓有一类,依初独觉道,满足百劫,修集资粮。过百劫已;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证法现观,得独觉菩提果,永断一切烦恼,成阿罗汉。复有一类,或依第二,或依第三独觉道,由彼因缘,出无佛世,无师自能修三十七菩提分法,或证法现观,乃至得阿罗汉果,或得沙门果,至极究竟毕竟离垢,毕竟证得梵行边际,证得最上阿罗汉果。当知此中由初习故成独觉者,名麟角喻。由第二第三习故成独胜者,名部行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十随烦恼三界所摄】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页云:小七,中二,唯欲界摄。诳,谄,欲色。余通三界。...梵语 kuranta。又作俱兰吒华。意译作红花。属苋科之植物,学名 Gomphrena globosa. L.。一年生草本,茎高一尺,乃至...(一)“莲华合掌”中,十指表示十波罗蜜、十法界等。摄无碍经谓,左手五指表胎藏海五智,右手五指表金刚海五智,左手...【寿】 p1269 如命根中说。 二解 大毗婆沙论一百四十一卷七页云:当知何等名寿?谓四神足。问:何故神足、说名为寿...【不还果向及不还果】 p0342 俱舍论二十三卷十四页云:若先已离欲界九品,或先已断初定一品,乃至具离无所有处;至...【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p1438 显扬二卷四页云:如经中说:出过一切虚空无边处,入无边识,识无边处者:是谓识无边...(修法)合胎藏界与金刚界之曼陀罗而供养之之法会也。...(经名)一卷,赵宋法天译天子当死堕猪身。帝释教以三归,乃生于兜率陀天。...1、指加工持诵,工夫增上。 2、指佛的愿力威神加持于行者身上。...(术语)二门之一。对于遮情之称而曰表德。与所谓遮诠表诠同,但表诠遮诠之目,出于法相宗,而表德遮情之称,本于华...【说法十种胜利】 p1285 杂集论十一卷一页云:如来观察十种胜利,略说诸法。谓易可建立;易可宣说;易可受持;恭敬...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唐天竺三藏地婆诃罗译 如是我闻: 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闍崛山中,与大菩萨无量百千亿那由他数皆...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舍利弗言:「舍利弗!佛有四种胜妙善法,能令众生得无量果、无量...
舍利佛,众生闻者,应当发愿,愿生彼国。《佛说阿弥陀经》 发愿,在我们的生命当中是非常重要的。为什么要劝勉发愿...
人生就如同一幕话剧,有开场白、情景、高潮、低谷和尾声,不可能平平坦坦,一帆风顺。人生需要一步一个脚印,脚踏实...我们为什么要信佛?为什么要修行?就是为了了脱生死,这才是修佛的唯一目的;舍此而别修,就不是佛法的正宗。在人间...
常离恶友,常近善友,生生常遇诸佛菩萨。大家不要认为朝五台山种了大善根、不可思议,不错,你去朝五台山是种了大善...
佛教的大纲,不外乎五宗。这五宗是:律,教,禅,密,净。律是佛法的根本,严持净戒,以达到三业清净,自性圆明,五...诸位台大医院的工作人员,今天我要讲的主题是「身心自在」。一般而言,在通常的状态下,我们的身心是不自在的。首先...
五花箭者、皆烦恼所摄,谓诸魔王,有神通力,由见修行人内心有烦恼故,即投之以相当烦恼之箭: 一、我慢行箭,多中...
有僧人问夹山善会禅师:祖意和教意是前人所立,和尚为什么说没有这些东西?夹山说:三年不食饭,目前无饥人。僧人又...
独觉习
【法相辞典】
【独觉习】 p1383
上篇: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 下篇:独觉菩提 |
子题:摩夷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四分中,五种疾灭正法:一、有比丘不谛受诵律,喜忘文句,复教他人,文既不具,...
二十随烦恼三界所摄
拘兰荼华
十指
寿
不还果向及不还果
识无边处近分及根本
合行曼陀罗供
嗟袜囊法天子受三归依获免恶道经
加持
表德
说法十种胜利
【大藏经】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宝广博楼阁善住秘密陀罗尼
【大藏经】佛说施灯功德经

净土法门修行关键--发愿

泥泞路上的脚印
妙莲老和尚《阎王老子三封信》

如何理解「名山底下无善人」

略释《四料简》要义
圣严法师:身心自在

久修之人当警惕此「五花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