俱舍论二十五卷十页云:学无学位,各由几因,于等位中,独称为满?颂曰:有学名为满;由根果定三。无学得满名,但由根定二。论曰:学无学位,独得满名。具由三因。谓根果定。有有学者,但由根故,亦得满名。谓诸见至,失离欲染。有有学者,但由果故,亦得满名。谓信解不还,未得灭尽定。有有学者,由根果故,亦得满名。谓见至不还,未得灭尽定。有有学者,由果定故,亦得满名。谓诸信解,得灭尽定。有有学者,具由三故,独得满名。谓诸见至,得灭尽定。无有学者,但由定故及根定故亦得满名。诸无学者,于无学位,由根定二,独得满名。无学位中,无非果满;故无由果亦立满名。有但由根,亦名为满。谓不时解脱,未得灭尽定。有但由定,亦名为满。谓时解脱,得灭尽定。有具由二独名为满。谓不时解脱,已得灭尽定。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二十随烦恼三性分别】 p0044 成唯识论六卷二十二页云:小七,中二,唯不善摄。小三,大八,亦通无记。...梵名 Kusumapura。又作俱苏摩补罗城。意译作华宫、香华宫城。有二处:(一)据大唐西域记卷五羯若鞠阇国条载,中印度...谓十度中一一各具三种殊胜行门。度为“到彼岸”之意。菩萨修此行法,则能自利利他,度诸众生,离生死此岸,至涅槃彼...【慈愍自相】 p1266 瑜伽三十卷十八页云:复能思择如是三品、若无苦乐、欲求乐者;愿彼得乐。今于此中、有饶益相,...【不可思议诸佛如来】 p0342 显扬三卷十五页云:十三、不可思议诸佛如来。谓依修习不住流转及与寂灭无分别道,证得...【识住及因缘相】 p1437 瑜伽五十四卷二页云:当知此中,若诸烦恼事,若属彼烦恼,说名依取。应知此二,亦名所缘。...(杂语)即时即刻之意。与直下同义。佛果圆悟真觉禅师心要上所谓:初祖达磨到梁见武帝,合下用只个头上一着子。碧岩...暖、顶、忍、世第一为小乘之四加行位,大乘行则在十回向后,由加行位进入见道位。...(术语)显境名言种子之对。谓名言种子中,由自他之名言,显色心诸法之体,于心前变现其相分,而薰习其种子于第八识...【说法师有二种】 p1285 瑜伽八十五卷二十一页云:又说法师、略有二种。一者、由教,二者、由证。斯由从他闻正法已...(天名)色界之初禅天众分三级,下级之天众云梵众天,犹如国土之庶民。...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佛在舍卫国祇洹阿难邠坻阿蓝。时佛伤哀诸所有生死之类故,结出谶微,分别善恶,都有五道人作善恶有多少,瞋恚有薄厚...
【《韩诗外传》曰:夫士有五反。】 这里提到古书的《韩诗外传》里一段文章:一个人有五反,贵、富、勇、智、貌等五...
假如我们生活在无明中,假如我们沉迷于过去或未来,假如我们被贪、嗔、痴所左右,我们就不可能真正地过好我们生命的...老和尚带著小沙弥出门行脚,无论行走在广阔无边的丛林,或翻山越岭,老和尚都逍遥地走在前面,小沙弥背著行李紧跟在...
【原文】 破系心外无法者。就中有二:一、破计情。二、问答解释。 问曰:或有人言,所观净境,约就内心净土融通,心...
大悲咒的出世间功德 一、 能往生十方诸佛国 引三条理证: 1、【引经文1】:若诸人天,诵持大悲章句者,临命终时,十...修行应具坚定心 修行之人,须具决烈之心。任彼诮谤,我总了无疑虑。若闻人诮谤,便生退心,此种人亦是前生善根浮浅...咒字功德 梵文咒字 藏文咒字 汉文咒字 嗡 嘛 呢 ...
石巩慧藏禅师随马祖道一禅师出家修行,一日在厨房工作,马祖问:你在做什么?石巩答:牧牛。马祖再问:怎么牧?石巩...
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法相辞典】
【学无学位名满差别】 p1382
上篇:随顺毗钵舍那胜解相应作意 | 下篇:独觉习 |
亦名:像法时有五灭法 子题:小得心 行事钞·标宗显德篇:“十诵云,像法时有五灭法:一、比丘小得心已,便谓己圣;...
二十随烦恼三性分别
拘苏摩补罗城
十度三行
慈愍自相
不可思议诸佛如来
识住及因缘相
合下
加行道
表义名言种子
说法师有二种
梵众天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杂譬喻经
【大藏经】佛说分别善恶所起经

人往往不能善用其所长,变成反面就不妙了

精神生活的富足来自独处
小沙弥与老和尚

破除心外无净土的邪知见

【推荐】大悲咒的世间和出世间功德
印光大师心要开示四则
六字大明咒持诵功德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