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九十七卷四页云:云何谛依处?谓已获得八支圣道,断诸烦恼;由此依处,当来众苦,毕竟不生。由此毕竟无忘失故;名谛依处。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善士忍】 p1138 瑜伽四十二卷十二页云:云何菩萨善士忍?当知此忍、略有五种。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亦名:亡人物嘱授成否之相、亡僧物嘱授成否之相、亡五众物嘱授成否之相、嘱授亡物成否之相 资持记释云:“生存属己...【外尘】 又称外境。自认识作用而言,为眼、耳、鼻、舌、身、意六根所摄取的对象,即色、声、香、味、触、法等六尘...【有喜乐】 p0541 瑜伽九十二卷十五页云:谓诸可爱所缘境界,将得现前,最初生起染污欣悦;名有喜乐。又于未来...【我在受等中】 p0649 大毗婆沙论八卷五页云:问:执受等是我,在于色中;是事可尔。以色是粗,受等细故。执色...凡四十二卷(包括卷首)。明代朱时恩编。崇祯七年(1634)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六册。本书从万历三十八年(1610)...子题:步挽车、牸牛、草马、辕 行事钞·钵器制听篇:“四分,老病不堪步涉,听作 步挽车 ,若辇若乘;除牸牛草马。...(名数)密教所说,如来之五智也。于上四智加法界体性智之一。...指赞叹祖师真仪之意。又作叹真。真,指祖师或佛菩萨之图像。即祖师忌之时,于回向文之首,唱俪语或偈文,乃表白于真...梵语 pippala,巴利语 assattha。意译吉祥。略称毕钵树。其果实称为毕钵罗,故称毕钵罗树,为产于中印度及孟加拉之...【变化身】 p1464 摄论三卷十四页云:变化身者:亦依法身。从睹史多天宫现没、受生、受欲,逾城出家,往外道所,修...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祖师讲:修行无别修,只要识路头,路头若识得,生死一齐休。你们自己该知道用功,不管吃饭、吃菜、吃稀饭、饮开水,...
有一位信者问无德禅师道:同样一颗心,为什么心量有大小的分别? 禅师并未直接作答,告诉信者道:请你将眼睛闭起来...
在日本弘法之余,我与随行的徒众也会抽空上街购物,一方面想借此了解日本的风土人情,一方面也是想购买一些礼物带回...古往今来有很多道德君子,给我们做了惜福的好榜样。特别是自己家里富的人,要体恤、帮助那些穷亲戚。 我们看范仲淹...问: 现在的人淫欲心都比较重,应该如何降伏这颗淫欲炽盛的心呢?请法师慈悲开示。 大安法师答: 是呀,现在众生的...
般若咒 般若心经曰。般若波罗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无上咒。是无等等咒。盖指般若为咒。非指揭谛揭谛四句也...民以食为天,惟病从口入,吃本来是求得健康益寿的乐事,倘吃的不当反招疾病演变为不幸的后果,我们该吃什么?瑜珈习...
名观世音者,以菩萨因中由观闻性而证圆通,果上由观众生称名之音声而施救护,故名为观世音也。 普门者,以菩萨道大...
谛依处
【法相辞典】
【谛依处】 p1376
上篇:择灭异名 | 下篇:静虑波罗蜜多种姓相 |
(鬼类)十王之一。冥途亡人第三年厅府之官王也。其本地为阿弥陀如来,即领二官众狱司,治众生愚痴烦恼之冥官。地藏...
善士忍
亡物嘱授成否之相
外尘
有喜乐
我在受等中
佛祖纲目
车乘诸物老病开作
五智
白真
毕钵罗树
变化身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参禅打坐应以什么样的精神来用功

心能大能小

童叟无欺的服务精神
奉行惜福节俭的生活
大安法师:如何降伏淫欲心

【推荐】莲池大师:竹窗二笔
瑜珈习者的饮食长寿观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