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二卷十二页云:云何菩萨善士忍?当知此忍、略有五种。谓诸菩萨、先于其忍、见诸胜利。谓能堪忍补特伽罗、于当来世,无多怨敌;无多乖离;有多喜乐;临终无悔;于身坏后。当生善趣天世界中。见胜利已;自能堪忍;劝他行忍;赞忍功德;见能行忍补特伽罗、慰意庆喜。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取果,梵语 phalaj pratigrhnāti;与果,梵语 phalaj dadāti。略称取与。就现在世(此一刹那)而言,凡是能生成现...法无碍解者,谓依止静虑于一切法名差别无碍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名差别者,谓依无明等于无智无见不现观等差...(名数)一无余修,谓福德与智慧二种之资粮具修而无遗也。二长时修,谓经三大阿僧祇劫而不倦也。三无间修,谓精勤勇...(术语)梵语忏摩Kṣamayati之略。悔过之义。茶香室丛钞十三曰:宋钱易南部新书云:忏之始,本自南齐竟陵王,因夜梦...指印度境内之恒河。印度上古之圣人,于将成圣道时,皆沐浴于恒河中,故一般人多称恒河为吉河,并认为入此河沐浴者,...【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 p0793 瑜伽七十八卷十三页云:世尊!如是一切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术语)摄食界之略。三种结界之一。...信即身成佛。...(术语)三三昧之一。初心在禅,曰觉。细心分别禅昧曰观。以空无相无作相应心,入于初禅,则一切觉观皆悉正直。故名...(术语)请佛力而灭罪生善也。往生要集中本曰:灭罪生善,共生极乐。...【旁生趣有情所受苦】 p0937 瑜伽四卷十一页云:又旁生趣、更相残害;如羸弱者、为诸强力之所杀害。由此因缘,...楞伽阿跋多罗宝经序 朝议大夫直龙图阁权江淮荆淛等路制置盐矾兼发运副使上护军赐紫金鱼袋蒋之奇撰 之奇尝苦《楞伽经...(印光大师校印版本)...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
刚才所讲的引导力,这个是从圣道的角度来讲的。我们再从净土的角度看,净土宗是不是也应该要发愿呢?看第二段。 (...
今年二月,无意间读到一则梦参老和尚到台湾弘法的消息,推算老和尚今年应是高龄九十五。 我知道老和尚十几年前,被...
《六度集经》原文 昔者菩萨时为凡夫。博学佛经,深解罪福。众道医术、禽兽鸣啼靡不具照。睹世愦浊,隐而不仕。尊尚...往生就是现在的事情,就是当下转念头的功夫,绝对不是临命终的事情。你能够万法回归当下,用大智慧打破无明、烦恼、...
我俗名李荣,法号圣安,属牛。十五岁时跟随虚云和尚,三步一磕头,历尽艰辛,前往五台山朝拜还愿。半个世纪过去了,...
初教兴者,依《大智度论》云:如须弥山王,非无因缘、非少因缘令得振动,般若教兴亦复如是,具多因缘。一谓欲破外道...古时候,有一个农夫要到另外一个村庄办事,可是当时交通不便,他只能徒步行走。走啊走,这农夫穿过一大片森林后发现...
【原文】 净土传云:阿弥陀佛与观音势至二菩萨,乘大愿船,泛生死海。就此娑婆世界,呼引众生,上大愿船,送至西方...
善士忍
【法相辞典】
【善士忍】 p1138
上篇:善言 | 下篇:善护身 |
又作远沾妙道。指佛陀示寂后,众生于去佛遥远之末世中听闻法华经,而沾受恩惠。法华文句记卷一上(大三四·一五七中...
取果与果
法无碍解
四修
忏
吉河
波罗蜜多何因何果有何义利
食界
信己(三)
有觉有观三昧
灭罪生善
旁生趣有情所受苦
【大藏经】楞伽阿跋多罗宝经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阿弥陀经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愿生净土者,必须要发菩提心

到紫云山访梦参老和尚

宁守道贫贱而死,不为无道富贵而生
慧律法师《往生是现在的事》

圣安法师口述: 跟随虚云老和尚的日子

佛讲般若的十个原因
坚定的信念值得终身携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