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八十三卷十二页云:义妙者:谓能引发利益安乐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种子成就者,谓若生欲界,欲色无色界系烦恼随烦恼由种子成就故成就,及生得善生欲界,三界烦恼随烦恼成就者依未离欲...【不放逸】 p0321 此菩萨律仪戒中之不放逸也。瑜伽四十卷六页云:又诸菩萨住律仪戒,具足成就五支所摄不放逸行。一...【色界】 p0566 瑜伽五十六卷八页云:问:何等是色界?答:若色根增上所生,若彼于此为增上;是名色界。如色界...(术语)梵语陀罗尼Dhāraṇi,译言总持。持善不失,持恶不使起之义,以念与定慧为体。菩萨所修之念定慧具此功德也...(杂语)谓有于方等时开佛知见者。法华玄义十曰:生酥中杀人者,有诸菩萨,于方等大乘教得见佛性,住大涅槃,即其义...指依音声而得道。声,为耳根之对象,属六尘(六境)之一,故又作声尘。即听闻佛、菩萨说法,乃至歌呗等音声,由此证...又作丈六佛、一丈六像、等身像。即与佛身等高之雕像或画像。据诸经所载,佛世之时,凡人之身长约八尺,佛陀倍之,故...入于禅定时所生的喜悦。...“顺化”之对称。谓佛菩萨以违逆之方式来教化众生。如佛化鬼子母时,先匿其爱子,继而动之以情,说之以理,遂使鬼子...【钵里萨罗伐拏】 此云滤水罗。会正记云:西方用上白[疊*毛],东夏宜将密绢。若是生绢,小虫直过,可取熟绢四尺...又作上僧。原指开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后转指于斋堂上座所安置之圣僧像而言。一般小乘寺院安置宾头卢,大乘寺院则安置...佛说无量寿经卷上 我闻如是,一时佛住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万二千人俱,一切大圣,神通已达。其名曰:尊者了...六祖大师法宝坛经序 古筠比丘德异撰 妙道虚玄不可思议,忘言得旨端可悟明。故世尊分座于多子塔前,拈华于灵山会上,...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
第二个愿就非常不得了了,增上誓愿。 伏请世尊为证明,五浊恶世誓先入。如一众生未成佛,终不于此取泥洹。 蕅益大师...
这个口业我们解释一下。在菩萨戒是很重视口业,诸位!你打开菩萨戒,杀盗淫妄四根本戒不谈,后面六条的增上戒,有好...
【原文】 人恒病执著,然亦不可概论。良由学以好成,好之极名著。羿著射,辽著丸,连著琴,与夫著弈者至屏帐垣牖皆...
或时室家父子,兄弟夫妇,一死一生,更相哀愍。恩爱思慕,忧念结缚,心意痛著,迭相顾恋,穷日卒岁,无有解已。教语...
常常听到人们说被工作和日常的琐事困住,没有过上自己想要的自在生活,不知道你有没有想过,那种自在的生活到底是什...无所求的布施,才是真正的布施。 真正的布施是不要求任何回报的。如果企望有所回报,就不是布施而是交易了。一个人...
佛在《阿弥陀经》中讲到: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缘,得生彼国。也就是,少善根不生净土,多福德乃能成办。说到多福德,...
执持名号跟禅是有密切关联的。经典当中有句话:若人但念阿弥陀,是名无上深妙禅。 何为禅?禅就是向上一着、本地风...
义妙
【法相辞典】
【义妙】 p1239
上篇:解脱知见论 | 下篇:义现观 |
(术语)六欲之一。贪着身体之软细滑泽也。...
种子成就
不放逸
色界
总持
生酥杀人
声尘得道
丈六像
禅悦
逆化
钵里萨罗伐拏
圣僧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经
【大藏经】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无量义经

为什么这个愿非常了不得

「自赞毁他」与「说四众过」

执滞之著不可有,执持之著不可无

世间之人情执牢结坚固

无所事事绝对不是自在
真正的布施是不求回报

暂执圣号已胜百年之福,一发大心已越历劫善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