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二卷十一页云:解脱智见论者:谓此正论、能正显了邪智过患,正智功德;故名解脱智见论。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公案)五台山路上有一婆子,凡有僧,问台山路向甚么处去。婆云:蓦直去。僧才行三五步。婆云:好个师僧又恁么去?...梵名 Sāgara-dhvaja。华严经中善财童子所参访五十三善知识之第六。[华严经疏卷五十五] p4170...【九苦】 p0088 瑜伽四十四卷十一页云:复有九苦。一、自衰损苦。二、他衰损苦。三、亲属衰损苦。四、财位衰损苦。...【义语】 p1239 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义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有义事;是名义语。...【少事业不】 p0373 瑜伽八十四卷二十一页云:少事业不者:加行事业、无不平等故。...医者治病,先明病相。佛法度生,先明惑相。兹述辨惑,惟大乘所辨之惑,不同小乘。盖凡夫及小乘一切之惑,皆为大乘之...(名数)三类境中之性类有五种不随之义:一、性不随,二、种不随,三、界系不随,四、三科不随,五、异熟不随。...后现观者,谓一切修道,由见道后一切世间出世间道皆名后现观故。...(术语)掉举与追悔之心,共为不使心安静之烦恼也。...凡三卷。详称福州玄沙宗一大师广录。又作玄沙广录。唐代玄沙师备(835~908)撰,智严编。宋神宗元丰三年(1080)刊...五蕴、十二处、十八界之略称。旧译阴入界,或作阴界入。通称为三科。为诸法分类之名目。 有关于三科之由来,据俱舍...觉林菩萨偈 华严第四会,夜摩天宫,无量菩萨来集,说偈赞佛,尔时觉林菩萨,承佛威力,遍观十方,而说颂言, 譬(p)如...普门品(日诵式版本)...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地藏经》的当机众全是大菩萨示现 如果你念地藏王菩萨,唉啊!地藏王菩萨是菩萨,不如念阿弥陀佛,阿弥陀佛比地藏...人人都想拥有美丽的相貌,但是有时事与愿违,为什么?恋爱中的男女,总是借着外在的物质表达内心的想法,但是外在的...
佛经告诉你,有时候不一定看到男女性-爱才入胎。他说我们这一生作人,悭吝,整人,但是其它方面人品还好,来生还作...
怎么知道我已经如法地忏悔干净了?这有判断方法,我们把它念一遍。 或觉心神恬旷,或觉智慧顿开,或处冗沓而触念皆...
【原文】 此世界中,人生皆如水泡,生灭不常。或一岁二岁,或一十二十,幸而至四十五十亦难矣。虽有至七十者,古来...
陈永寿问结局。菩萨示偈曰:节欲戒瞋,是保身法。收敛安静,是作家法。随力婚嫁,是省事法。行善念佛,是出世法。守...
俗夫之人,看事看物,系含意识意色情感。而菩萨之伟大,无意识界,唯慈悲心。远离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自是...我们在修行过程当中,总是会选择很多法门,在七觉分里面,择法觉支是摆在第一。所以我们读很多经典,接触了很多法师...
解脱知见论
【法相辞典】
【解脱知见论】 p1236
上篇:预流果向及预流果 | 下篇:义妙 |
(书名)金刚顶经金刚界大道场毗卢遮那如来自受用身内证智眷属法身异名佛最上乘秘密三摩地礼忏文之异名。...
赵州勘婆
海幢比丘
九苦
义语
少事业不
辨惑(二)
五种不随
后现观
掉悔
玄沙师备禅师广录
蕴处界
【大藏经】地藏菩萨本愿经
【大藏经】【注音版】观世音菩萨普门品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地藏经》是什么样的境界
用反作用力来改造相貌

情欲越淡层次越高

【推荐】如何知道罪业已经忏悔干净

观苦空无常而修净土

守此四法,结局通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