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异门论十卷十一页云:义语者:谓所说语、宣说显了表示开发纯有义事;是名义语。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冥者,幽冥而不可见闻者。显者,显现而可见闻者。...全一卷。隋代僧昙迁(542~607)撰。本书无单行本,唐代智俨编集之华严经孔目章卷四收录其全文(大正藏第四十五册)...【随念思择】 p1367 无性释八卷二十一页云:随念思择者:谓于后时,随念通达。念言:我曾通达是事。是故说名随念思...(术语)古来华严经之偈曰:三界唯一心,心外无别法,心佛及众生,是三无差别。虽习之。而此经中无此成语。八十华严...【无垢友论师】 p1070 西域记四卷十五页云:庵没罗林侧、有窣堵波,毗末罗蜜多罗(唐言无垢友)论师之遗身。论师、...(术语)二分之一。感世福之五戒十善行法,谓之福分。感出世果之发菩提心行,谓之道分。...【聪明】 p1404 瑜伽八十三卷六页云:言聪明者:谓与引发慧相应故。...【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p0719 俱舍论十九卷七页云:若于非因,起是因见,此见何故非见集断?颂曰:于大自在等,...【四修等持】 p0440 俱舍论二十八卷十八页云:契经复说四修等持。一、为住现法乐。二、为得胜知见。三、为得分别慧...【因陀罗执罗窭诃】 西域记云:唐言帝释窟。西峰南岩间,有大石室,广而不高,佛常中止。时天帝释,以四十二疑...(术语)背佛法为非道之行也。...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佛告诸比丘:「当知食以节度,受而不损。」 佛言:「人持饭食施人,有五福德...大智度论卷第一 大智度论卷第二 大智度论卷第三 大智度论卷第四 大智度论卷第五 大智度论卷第六 大智度论卷第七 大智...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隐峰和尚是马祖禅师的弟子。有一天,隐峰和尚推车从一条路上经过,看见马祖大师躺在路中间睡觉,于是喊道:老师,请...
时间过得真快,记得我还在当小沙弥的时候,看到年纪上了五十、六十岁的人,心里总会想:「这些老人家好可怜,他们再...
大家学佛,不可以将生活跟修行分两部分,其实不是的。我们应该将佛法,将佛陀的智慧运用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间,这样...
四恩是哪四种恩呢?对在家居士来说,就是天地、君、亲、师。原来传统社会每家都有一个牌子,写天地君亲师。 天地,...问: 请问法师,念佛对解决当下的现实烦恼有什么作用吗? 大安法师答: 念佛法门的终极关怀是解决生死问题,但它同...
文殊菩萨什么意思啊?就是妙智慧妙吉祥的意思。就告诉众生想得到妙吉祥,那么就要先有妙智慧。那你说为什么智慧前面...
【何以故。是产难时。有无数恶鬼。及魍魉精魅。欲食腥血。是我早令舍宅土地灵祇。荷护子母。使令安乐。而得利益。如...有人贪恋美色,以为美色是宝,得到一位美女在旁,总是欣悦不已,却不知,一旦迷恋,便成了你的毒。 记得曾经看过许...
义语
【法相辞典】
【义语】 p1239
上篇:道有五种 | 下篇:义决择 |
【心不相应行蕴】 p0355 如行蕴中说。 二解 品类足论二卷十五页云:心不相应行蕴云何?谓心不相应法。此复云何?谓...
冥显
亡是非论
随念思择
三界唯一心
无垢友论师
福分
聪明
非因计因唯见苦断
四修等持
因陀罗执罗窭诃
不法
【大藏经】佛说食施获五福报经
【大藏经】大智度论
【大藏经】【注音版】大方广圆觉修多罗了义经
已伸不收

时空与生命的超越

生活跟修行不能分开

在家出家都要报答四恩
大安法师:念佛如何解决当下的烦恼

学佛后什么都是顺境了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