集论八卷一页云:何等义现观?谓于诸谛增上法中,已得上品谛察法忍。此忍居顺决择分位。此由三种如理作意所显发故;复成三品。谓上软、上中、上上。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摄拖苾[馬*犬]】 此云声明。西域记云:开蒙诱进,先遵十二章。七岁之后,渐授五明大论。言五明者,一曰声明,...全一卷。唐代不空译。略称十二天报恩品。属于密教杂密经十二天法之经轨。收于大正藏第二十一册。经末题名“十二天仪...即身精进与心精进。精进者,谓心练于法而不懈怠。如法致财而用于布施等,为身精进;断悭贪等恶心,使不得入者,为心...【漏尽无畏】 p1284 杂集论十四卷六页云:漏尽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漏尽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不死殁】 p0318 瑜伽八十三卷二十二页云:不死没者:谓常住故。不退还故。...【鸯窭利摩罗舍袤处】 p1391 西域记六卷一页云:善施长者宅侧,有大窣堵波。是鸯窭利摩罗(唐言指鬘。旧曰央掘摩罗...(名数)明者,智慧之异名也,除众生昏闇,使通达一切法之法门有百八种。第一正信法明门,乃至第百八不退转地法明门...(术语)慈悲与忍辱也。是三轨之二。证道歌曰:观恶言是功德,此则成吾善知识,不因讪谤起怨亲,何表无生慈忍力。...经名。宣说大乘之理为大,圣财充满为宝,摄诸法门为积。...(术语)四中劫之一,谓自成劫至坏劫间此界有情住之一期也。其间有二十增减,人寿自八万四千岁百岁减一岁,而至十岁...【解脱心与不解脱心】 p1236 大毗婆沙论一百五十一卷六页云:不解脱者:谓于自性解脱、相续解脱,不解脱心。解脱心...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善导大师有三不问。我们念佛人经常问这样那样的问题,这样那样的事情。善导大师讲:不问时节久近,不问罪福多少,不...
佛陀教导我们要努力工作,但是我们的行为不能混杂贪念,应该是以放下与离欲为目标。我们做我们应该做的事,但是不可...
学道之门别无奇特。只要洗涤根尘下无量劫来业识种子。汝等但能消除情念。断绝妄缘。对世间一切爱欲境界。心如木石相...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此二相须,共成一苦。障于定慧,令不得生。然此睡眠,从三事起:一从食起,二从时节起...
出家人专心用功修行,一定多少有成就,有些也必定有些神通。否则没有成绩给人家看,人家怎么相信佛教呢?实则信仰佛...某个安适的午后,人们正在树下乘凉、聊天时,突然听到一只小鸟奋力鼓动翅膀的声音,以及哀凄无奈的叫声。 仔细一看...
佛家常说,人身难得,佛法难闻,得人身非常不容易,在六道中,人的寿命不长,得人身的机会非常难得。人身的获得是多...欧洲一个专门研究动物的机构中,有位教授负责研究鸡,他很用心地观察各种鸡类的生活形态。 有一天,他在树林里发现...
义现观
【法相辞典】
【义现观】 p1239
上篇:义妙 | 下篇:补特伽罗依处 |
【离蕴计我】 p1425 成唯识论一卷三页云:中离蕴我、理亦不然。应如虚空,无作受故。...
摄拖苾[馬*犬]
供养十二大威德天报恩品
二种精进
漏尽无畏
不死殁
鸯窭利摩罗舍袤处
百八法明门
慈忍
大宝积
住劫
解脱心与不解脱心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善导大师的三不问

努力工作,但不能混杂贪念

永明延寿大师垂诫

心懒惰故懈怠,身闷重故睡眠

【推荐】追求神通的种种弊端
小鸟与阿育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