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集论十四卷六页云:漏尽无畏者:谓依止静虑,由自利门,于一切种漏尽自称德号建立具足中若定若慧。余如前说。如经言:我诸漏永尽。如是等,广说如前。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止身之灾厄也。真言之修法,有息灾,增益,降伏,敬爱之四者。深密经一曰:息一切众生一切灾横。大日经疏三...(术语)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一、真性轨,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行事钞·随戒释相篇:“言圣道本基者,如成实云,戒如捉贼,定如缚贼,慧如杀贼,三行次第,贤圣行之。即经云,依因...谓演说阐明义理。又作宣扬。法华经提婆达多品(大九·三五中):“演畅实相义,开阐一乘法,广导诸众生,令速成菩提...(术语)福利之果报也。如六趣中人天之福报。增一阿含经一曰:虽受梵天福,犹不至究竟。百论上曰:福报灭时,离所乐...(术语)九无学之一。又二十七贤圣之一。生来利根,所得之功德,悉无遗失。谓无学之圣者也。...【中品加行】 p0361 瑜伽三十七卷二十三页云:中品加行者:谓或远离无间加行,或复远离殷重加行。于二加行,随阙一...与宗乘大致同义。惟古来宗乘含有自家之宗、宗义或自宗典籍之意,较着力于经典教义之解释;现今之宗学则是广义之宗乘...指喉内、舌内、唇内。乃日本悉昙学之用语。由于发音器官之不同,可将梵语音声分为喉内、舌内、唇内等三种。日僧安然...【色差别多种】 p0570 瑜伽三卷十一页云:或立一种色。谓由眼所行义故。或立二种。谓内色,外色。或立三种。谓...【异生性与异生法差别】 p1118 大毗婆沙论四十五卷三页云:问:异生性、异生法、何差别?答:异生性、唯非色。异生...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包容别人不容易,需要有耐心,因为当我们受到打击或是批评时,往往会觉得岂有此理而愤愤不平。如果对方还是你的亲人...
今天讲的题目是「锻炼心」,也就是讨论怎么来锻炼我们的心。 一、锻炼 首先解释「锻炼」两字的意义。古代的武士、剑...
问: 弟子想受五戒,又害怕犯了戒律尤其是妄语,所以迟迟不敢受戒怎么办?受五戒是否很重要?受了五戒之后是否可以...
从此大文第二,便显余义。一、明六天行淫,二、明诸天初生,三、明欲生乐生也。此即第一,明六天行淫。论云:如是所...问: 请问,当人往生去极乐世界时,是活着去或死后去? 大安法师答: 活和死是什么意思?实际上往生的时候,这两个...从前有个国王,每天从早到晚,满脑子盘算的都是钱财女色,丝毫不理会百姓的疾苦。他特别怕死,偏偏死这念头,又总是...在佛住世的时候,有一个老人来这个庙上出家;佛不在庙上,到外边去了。庙里的阿罗汉一看,这个老人大约有八十多岁了...问: 抱怨对身心有什么影响? 心平法师答: 谈起抱怨,我就会联想起中医《黄帝内经》里面所讲的怒伤肝、喜伤心、忧...
漏尽无畏
【法相辞典】
【漏尽无畏】 p1284
上篇:漏所随 | 下篇:说法师众相圆满十相 |
律宗、法相宗、三论宗、华严宗、天台宗、真言宗、禅宗。...
息灾
三轨
戒为圣道本基
演畅
福报
不退相
中品加行
宗学
三内
色差别多种
异生性与异生法差别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要包容不要包庇

如何锻炼我们的心

怕犯戒,所以迟迟不敢受戒该怎么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