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天台所立迹门十妙中之三法妙,即三轨也。以三法可为轨范,故名三轨。一、真性轨,无虚伪谓为真,不改谓为性,指真如实相之本体也。二、观照轨。指观达真性之智慧也。三、资成轨,指资助观照之智而使开发真性之万行也,是如次第有境智行三者。此三轨不一不异,不纵不横,如伊字之三点,首罗之三目。故名三法妙,以此三轨类通一切三法,故名三轨之法门。玄义五下曰:“言三法者,即三轨也。轨名轨范,还是三法可轨范耳。(中略)三轨者,一真性轨,二观照轨,三资成轨。名虽有三,祇是一大乘法也。”又“赴缘名异,得意义同。粗通十条,余者可领。三道、三识、三佛性、三般若、三菩提、三大乘、三身、三涅槃、三宝、三德、诸三法无量,正用十者,举其大要明始终耳。”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禅宗公案名。为唐代百丈怀海禅师藉独坐大雄峰拈提宗门要旨之公案。又作百丈独坐、百丈大雄峰、百丈奇特事。五灯会元...(杂语)愿求善法也。...Emituojing 佛教经典。亦称《小无量寿经》,简称《小经》。与《无量寿经》、《观无量寿经》合称净土三部经。一...(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一)即无遇佛、闻法之机缘。系“有缘”之对称。无见佛闻法之机缘者难证菩提,故谓“无缘之众生难度”。后世转指无亲...【善说】 p1137 瑜伽七十卷十一页云:复次由二因缘,佛世尊法,名为善说。一、言词文句、皆清美故。二、易可通达故...含注戒本·九十单提法:“彼应语旧住比丘言,与我牢举。若无人不畏失,当移床离壁,高榰床脚,持枕褥卧具置,以余粗...【六种真如】 p0299 佛地经论七卷二页云:或说六种。谓色真如,广说乃至无为真如。五蕴无为真实性故。...【摄善法戒】 p1458 瑜伽四十卷二页云:摄善法戒者:谓诸菩萨、受律仪戒后、所有一切为大菩提由身语意积集诸善、总...【不可爱】 《瑜伽师地论》卷九十一云:‘不可爱者:于诸境界、不可乐故。’...梵呗之一种。又作略梵。法事之初,为赞叹佛德,表示恭敬信礼之意。禅苑清规卷六中筵斋条载有唱诵之文(卍续一一一·...如是我闻。一时,薄伽(qi)梵(fn)游化诸国,至广严城,住乐(yu)音树下,与大苾(b)刍(ch)众,八千人俱。菩萨摩诃(hē)...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卷上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游化诸国,至广严城,在乐音树下,与大苾刍众八千人俱,菩萨摩...教观纲宗 (原名一代时教权实纲要图。长幅难看。今添四教各十乘观。改作书册题名) 北天目蕅益沙门智旭重述 佛祖之要教...
问:今发愿但可云当生,何名今生? 答:此亦二义:一、约一期名今,现生发愿持名,临终定生净土;二、约刹那名今,...
正道大慈悲,出世善根生者,平等大道也。平等道所以名为正道者,平等是诸法体相。以诸法平等,故发心等;发心等,故...
孝之为道,其大无外,经天纬地,范圣型贤,先王修之以成至德,如来乘之以证觉道。故儒之孝经云:夫孝,天之经也,地...
这个思惟死殁无常,它所对治的是对今生生命的五欲的爱取,今生爱取的对治。身世无常,幻缘虚假,人世间很多的快乐都...
有位年轻人热衷于事业,一心想发大财,每天早上他都会先绕道到城隍庙拜拜,祈求城隍爷多赐予福禄后才去上班。有一天...
初发心用功的人,对佛要求是那么多,达不到满意就怪佛法不灵。记住!佛法是缘起法、因果法,有因才感果,没因感不了...
文殊师利菩萨的意思是妙智慧、妙吉祥。 我们在世间都希望我的善愿能满,希望这样好、那样好,就是吉祥。但是要想吉...
我们在生活中如果碰了钉子,所谓「眼中钉」,要不要恨上对方一辈子? 碰钉子是很正常的,下次注意就好。已经碰到钉...
三轨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科拣境 | 下篇:三轨弘经 |
唐代僧。福建长溪人。即福州灵云山志勤禅师。生卒年不详。嗣法于长庆大安。初住大沩山,因睹桃花而悟道,禅林称为“...
百丈独坐大雄峰
欣求
阿弥陀经(Sukhavati-v yuha-sutra,Amitayur-v yuha-sutra)
本性
无缘
善说
覆处敷僧物戒开缘
六种真如
摄善法戒
不可爱
恭敬头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药师琉璃光七佛本愿功德经
【大藏经】教观纲宗

一念相应一念生,念念相应念念生

大慈悲心是佛道的正因

只知行孝之显迹,不知尽孝之极致

向外攀缘,人生无解

处世要有因果观念

不要问佛法灵不灵,要问你自己诚不诚

文殊菩萨给你的智慧和吉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