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本来固有之性德也。圆觉经曰:“若此觉心本性清净因何染污。”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华译为觉,是指能觉知法性的智慧说的,也就是断尽烦恼的人的大智慧。旧译为道,是通往真理的道路的意思。...执著有的一边和执著无的一边,因为都是一边之见,所以叫做边见。...又作梵夹。刻经文于贝多罗叶,夹以厚板,以绳结之,故称为梵筴。夹,或为筴之误;筴,同策之义。 p5551...心所俱起者: 一、五法五俱起 谓于遍行中,有随一起,余四亦必俱起也。 二、九法必六俱 谓于别境五不定四...梵语 eka-jāti。印度古代婆罗门教认为四种姓中之首陀罗种姓为贱民,无任何宗教特权,既无拜神与礼诵吠陀之权利,亦...凡四十二卷,另有目录一卷。清代僧别庵性统编,康熙三十年(1691)刊行。收于卍续藏第一四四册。辑录宋末至明代禅林...谓多贪者。为供养故。为资具故。为恭敬故。为名誉故。拔发燂髭。卧灰露体。徐行低视。高声现威。显自伎能。苦行等事...指十地中之初地与二地。此二地虽为圣者之位,犹自然生起烦恼,故有此名。 p999...(术语)在于真宗,南无阿弥陀佛者,本愿之行,深信名号之缘由者,行者之信也。于信之上,自具如来之愿行,故离南无...指悉昙四种随缘相承。梵字本源相承有法尔、随缘二种,法尔常恒之相承系依大日经之说,随缘相承有四种:(一)梵王相承...(术语)虾蟆唯解一跳,不解他术。以喻认一知半解为是,而不通于他之不活脱不自由之死禅。...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龙舒净土文序 华严经云。信为道元功德母。长养一切诸善根。然世之所谓修净土者。不可以不信也。净土乃西方极乐世界。...
印光大师这种菩萨的心肠。作为一个比丘,有些事情没有必要他去谈论,谈论了可能还会被人讥嫌,说你一个出家人怎么人...不为自己求安乐,但愿众生得离苦。这句话是本焕老和尚的座右铭,也是其一生行化四方、扶危济困的写照。出家80余载,...
释迦牟尼世尊,当其在兜率天未降生人间时,早已是一生补处位的最后身菩萨,名叫护明,为了救度人间众生的疾苦,所以...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这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也是一个研究不尽的问题;但不是研究人生哲理的人,似乎很少注意到...
原文 礼忏无定规,但致志诚恳切即已。卧室供佛,除贫无余屋则可。若有余屋,断不可在卧室供也。功课各随己意,亦无...
印光大师童年时,家里是与同姓聚族而居的。每到秋收完毕后,村里必请戏班子演戏答谢神灵,这是村里的惯例。一天,戏...
人生在世,有贵贱之分,穷富之分,也有境界高下之分。有的人,终其一生为钱谋,为权谋,自以为做人很成功,但实际上...很久以前,在一个森林里,有一棵树,她很爱一位小男孩。每一天,这位小孩都会来,他捡拾许多树的叶子,编成皇冠,扮...
本性
【佛学大辞典】
上篇:本来自性清净涅槃 | 下篇:本性佛 |
指菩萨的悲心增上之种性。又作悲增。菩萨有增悲与增智(又作智增)二种种性。增智菩萨(智增菩萨),大智之性分(诸...
菩提
有无二边
经夹
心所俱起
一生族
续灯正统
矫妄
不觉现行位
心行不离
悉昙四种相承
虾蟆禅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大藏经】龙舒增广净土文

临产可念观音圣号
本焕老和尚数十载慈善护众生

佛母摩耶夫人的故事
人生究竟是怎样一回事

印光大师的早晚课

【推荐】示弱又有什么妨碍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