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语)法华经法师品,谓佛对药王菩萨,示三轨之弘经。是为末世弘通妙经之三种法则。复为真性等三轨之法门。故名为三轨之弘经。一、慈悲室,言弘经之人宜先住于大慈悲之心也。二、忍辱衣,言弘经之人宜被忍辱之衣,堪任一切众生之恶障也。三、法空座,言弘经之人宜住于第一义空之理也。以大慈使一切众生安乐者,为资成轨。柔和伏瞋者,为观照轨。坐于第一义空之座者,是为真性轨。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摄末归本识】 唯识宗依三性观的观行法门,立此五重唯识观,摄末归本识为第三种观法。相分是识所取之境,见分是了...梵语 sānu?aya-citta。随眠,即烦恼。有随眠心,即指有烦恼之心。据俱舍论卷二十、俱舍论光记卷二十所说,可分为有...(菩萨)Vajrapāṇiyakṣa,金刚手菩萨之梵名,又曰执金刚神。玄应音义三曰:和夷罗洹阅叉,即执金刚神也。手执金...(术语)天竺之外道,有奉鸡戒狗戒者。鸡戒者,终日一足而立也。狗戒者,啖人之粪也。...【三分摄受圆满涅槃】 p0216 瑜伽八十八卷二页云:复次当知由三分故,摄受圆满涅槃。一、由随顺教授故。二、由正观...(物名)即五钴金刚杵。...根本烦恼和随烦恼。根本烦恼即贪、嗔、痴、慢、疑、恶见等六种大烦恼,因为是一切烦恼生起的根本,故名根本烦恼;随...(544~623)唐初僧。河南阳翟人,俗姓褚。八岁出家,器宇凝峻。陈宣帝于建业(南京)造泰皇寺,师受敕监督百工,并...(植物)Rudrāksa,树果名。译曰天目。由叶之形取名。如樱桃颗,紫色,名金刚子,堪为数珠,金刚部念诵人,即用此...指诸佛、菩萨大慈之光辉。赞阿弥陀佛偈(大四七·四二一上):“慈光遐被施安乐,故佛又号欢喜光。” p5799...(杂语)行脚抖擞之行也。止观七下曰:若遁迹不脱,当一举万里,绝域他方,无相谙练,快得学道。...无量义经序 萧齐荆州隐士刘虬作 无量义经者,取其无相一灋,广生众教,含义不赀,故曰无量。 夫三界群生,随业而转;...梵网经序 夫宗本湛然,理不可易,是以妙穷于玄原之境、万行起于深信之宅。是以天竺法师鸠摩罗什,诵持此品以为心首。...闻如是:一时,婆伽婆在舍卫城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世尊告诸比丘:「我今当说圣八关斋。谛听谛听,善思念之,我今当...
问: 师父,我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佛菩萨没有感应呢?" 良因法师答: 第一个原因是没有定课,或者是定课不够。一...
作为人的特点,安士居士在这里,概述了十二种特点: 首先是谈人的一种尊贵性,万物皆备于我,仁义礼智本身具足,世...
随着我们佛法修学时间的增长,我们整个修学的功夫也应该要相对地提升。 我们刚开始都是在心外求法的。我们的心都是...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就是信愿念佛,而信愿念佛实在是一件易行难信的事,不探经教,无以登堂入室。如果信愿不深,也就...
临终关怀是一种比较人性化的世间法,陪伴临终人度过生命最后的时光,让一个生命减少临终前的疼痛,死的尊严而安详。...
有人说,进入佛门的人一般分两种:一种是善根深厚,一闻佛法当即信受;另一种则是吃苦太多,不得已在世间遍寻解脱的...初学盘坐时,腿脚会出现麻木酸痛,必须忍耐。练习久后,渐进于自然。当麻木到不能忍受时,可将两腿上下交换,如果实...很多同修有被鬼神、一些异常现象所困扰的问题,比如鬼压身、梦噩。那么这个原因在哪里,如何解决呢? 《长阿含经》...
三轨弘经
【佛学大辞典】
上篇:三轨 | 下篇:三契 |
凝然常住之意。又称本性常、自性常。佛三身中,自性身之常住即为凝然常。亦即自性常住之真如法性。法相宗以真如法身...
摄末归本识
有随眠心
和夷罗洹阅叉
鸡狗戒
三分摄受圆满涅槃
五智金刚杵
二烦恼
住力
鸣噜捺罗叉
慈光
一举万里
【大藏经】无量义经
【大藏经】梵网经
【大藏经】佛说八关斋经

做这么多功课,为什么没有感应呢

【推荐】人的十二种特点

心随境转,心也跟着生灭

一心专念阿弥陀佛

临终助念必须谨记三大要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