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作上僧。原指开悟且德高望重之僧,后转指于斋堂上座所安置之圣僧像而言。一般小乘寺院安置宾头卢,大乘寺院则安置文殊。用食之际,设一空座(即圣僧之座)以供养饮食,乃印度以来所盛行之风习,后世则以置一图像或塑像替代之。于禅宗,僧堂中央或安置文殊菩萨,或安置观音菩萨、宾头卢、憍陈如、空生、大迦叶,或布袋和尚之像。较普遍者,于僧堂安置僧形之文殊菩萨,称为圣僧文殊;另于众寮堂安置观音菩萨。后世之圣僧多安置于僧堂,故僧堂又称圣僧堂。又僧堂中,安置圣僧之佛龛,称为圣僧龛。供养圣僧之饭,称为圣僧饭。服侍照应圣僧者,称为圣僧侍者(又称圣侍、侍圣)。圣僧前方之下间,即进入僧堂后,位于左方之板头,为圣僧侍者之板,称为圣僧板头,又称西堂板头。[南海寄归内法传卷一受斋轨则、法苑珠林卷四十二受请篇圣僧部、敕修百丈清规卷下两序章西序头首条、禅林象器笺殿堂门、灵像门] p5585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为世尊过去世之受业师。据般舟三昧经三卷本至诚佛品载,昔时和轮比丘从至诚佛受持般舟三昧。世尊于其时为刹帝利种国...划分释迦一代之教法为三段,此乃日僧日莲依天台宗之五时教判,而主张以法华经为佛教之中心教理所立之名目。日莲将释...(名数)金刚顶经疏一曰:世间金刚有三种义:一不可破坏,二宝中之宝,三战具中胜。...【王得大自在】 p0380 瑜伽六十一卷五页云:云何名王得大自在?谓有国王、自随所欲作所应作,劳赉群臣。于妙五欲,...(杂语)又作药食。有疗病之意味。谓禅林晚间之粥。隐语也。黄檗清规曰: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名数)一虎丘山岌师之五教。二宗爱师之四时教。三定林柔次道场慧观之五时教,是皆南地之诸师,故云南三。一北地师...顺现受业、顺次受业、顺后受业。顺现受业是现在作业现生就受果报;顺次受业是现生作业次生才受果报;顺后受业是现生...华严宗主张经三生即能成佛之说法。略称三生。即:(一)见闻生,又作见闻位。观见华严别教一乘之佛法僧宝善友经卷之境...(杂语)谓开一宗之元初祖师也。理惑论曰:佛乃道德之元祖。辅行一之一曰:以此因果,共为诸师所承元祖。...【恼】 p1170 瑜伽八卷六页云:能引衰损,故名为恼。 二解 瑜伽十一卷十三页云:恼者:谓由此因,若事变坏;便生愁...【共诸声闻独觉威力及不共威力】 p0628 瑜伽三十七卷十八页云:云何诸佛菩萨威力,与声闻独觉,有共不共?略由...佛在罗阅祇耆闍崛山中,时与比丘僧千二百五十人、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诸天龙鬼神无央数,十方诸来菩萨十万人,...闻如是: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大目乾连始得六通,欲度父母,报乳哺之恩。即以道眼观视世间,见其亡母生饿鬼...僧伽吒经卷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婆伽婆,在王舍城灵鹫山中,共摩诃比丘僧二万二千人俱,其名曰:慧命阿若憍陈如、慧命...
在我们的菩萨道,你的根本是菩提心,而对菩提心最大伤害的烦恼,就是嗔心! 《菩萨戒》里面说:一个菩萨贪吃、贪睡...
修道人有几点应注意: 一、忌: 自以为自己很聪明,知道的或不知道,妄加判定。心意识不能了解的,妄言无,或没有、...当释迦牟尼在菩提树下证悟后,曾自己感叹道:妙哉!妙哉!一切众生本具如来智慧德相,只因妄想执著不能证得。这一句...
用心思惟──知恩感恩 佛法言:上报四重恩,下济三涂苦。就是要我们知恩、感恩、报恩。知什么恩?知父母、师长、社...一个人如果你在心性里面若有怨、恨、恼、怒、烦的负面的情绪,就会导致你身体的严重疾病。如果要解决一个人身体上的...人生的幸福和快乐是怎么产生的?人生究竟是什么?许多人都会有不同的解释、说明、看法,站在佛法和禅修者的立场来看...
我们以前没有发菩提心,是活在个人的欲望中。我们为什么愿意做义工呢?为什么别人不愿意做的事情,我愿意牺牲我的精...1.降血压:多项研究发现,苹果醋可降低血压。最新研究发现,女性每天吃75克苹果干,可使坏胆固醇水平降低25%,同时...
圣僧
【佛光大辞典】
上篇:圣道门 | 下篇:圣寿寺 |
(一)梵语 asajkhya。阿僧祇之略称。意译无数、无央数。印度数目之一,指极大、不可数之数目。(参阅“阿僧祇”3666...
和轮比丘
一代三段
金刚三义
王得大自在
药石
南三北七
三时业
三生成佛
元祖
恼
共诸声闻独觉威力及不共威力
【大藏经】菩萨行五十缘身经
【大藏经】佛说盂兰盆经
【大藏经】僧伽吒经

【推荐】嗔心会伤害你的菩提心根本

修道人应有几点需要注意
佛法的心要

知恩感恩报恩的人生观
怨是病之根
圣严法师《人生的幸福与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