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杂语)又作药食。有疗病之意味。谓禅林晚间之粥。隐语也。黄檗清规曰:“药石晚食也,比丘过午不食。故晚食名药石,为疗饿渴病也。”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闻教法而忆持不忘,即陀罗尼也。华严经三十三曰:闻持无量诸佛正法。法华经分别功德品曰:菩萨摩诃萨得闻持...(术语)刹那相对望而立三世,现在之一刹那曰现在,前刹那曰过去,后刹那曰未来。...梵语 ubhayato-bhāga-vīmukta。“慧解脱”之对称。九无学之一,七圣之一。断烦恼、解脱二障,于定、慧得自在成阿...二障之一。指贪、瞋、慢、无明、见、疑等之烦恼;此等烦恼能令生死相续而障涅槃,故称事障。与“理障”相对称。理障...戒本疏·正果五篇:“大圣临灭度时,欲使教法传世有仪,故命持律广开斯要。所以结集文云,一切僧尼及诸犍度所有教法...羯磨疏·衣药受净篇:“言净施钱宝,易得衣物,不须更净者,由初得财,已入净故;今既换得,不是意外,本无贪附,即...又作古丛林。指于丛林中长时修行之僧。亦即通达丛林法规仪式之人。 p6594...行事钞·忏六聚法篇:“忏悔之法,大略有二,初则理忏,二则事忏。此之二忏,通道含俗。若论律忏,唯局道众。由犯托...路,能通之义。谓诸佛如来,离于生死,入大涅槃,无不皆以首楞严大定而为正路,舍此则无由而入。[首楞严经卷五] ...亦名:有场大界先结戒场后结大界、戒场先结后结大界 行事钞·结界方法篇:“(一、正明前后)(一、引明据)初缘前...(仪式)施饿鬼之食也。又供养斋食于僧也。【又】向食施咒愿,谓之唱食。又云施食。佛说贤者五福德经曰:佛言:人持...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宋西域三藏畺良耶舍(宋言时称)译 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耶离国猕猴林中青莲池精舍。与大比丘...形疾有三:风、寒、热病,为患轻微。心有三病,患祸深重,动有劫数受诸苦恼,唯佛良医能为制药。行者无量世界长婴此...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度一切苦厄。 「舍利子!色不异空,空不异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
【第四觉知:懈怠堕落,常行精进,破烦恼恶,摧伏四魔,出阴界狱。】 《佛说八大人觉经》 【懈怠堕落 常行精进】常...兜率从悦禅师,参访密行的清素禅师,非常礼敬,有一次因食荔枝,经过清素禅师的窗口就很恭敬的说道:长老!这是家乡...
当今学佛群众大量增加,但因宿根不同学习深浅不同,以是个人的认识知见也各存不同。此种情况自古皆有之。据经典所依...
念佛一法可以渗透到我们的行、住、坐、卧里面,你走路不用脑筋的时候,你一步一句佛号;你等车,也可以念佛,坐在车...世间有些人外表不扬,而内心即满肚子学问和智识。有人即外面一派绅士,而肚子里面一点的墨水和智识都没有。有人道德...(一) 什么是佛教 问: 创造佛教的人是谁? 答: 这个人说起来谁都知道。他是印度迦毗罗卫国净饭王的太子,名叫悉...
打坐时如果有任何善恶境界现前,都不要执着。告诉自己,这是识心幻现,要坚住正念。即使是好的境界现前,也不要理它...我们的念佛七今天开始了。我想在这里谈两个问题: 一、 念佛七的目的及意义 打念佛七,这个打字,就是举行的意思,...
药石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药王菩萨本事品 | 下篇:药师 |
福德和智慧。此二者是佛菩萨的二种庄严。...
闻持
刹那三世
俱解脱
事障
五篇次第义
净财易物不须更净
旧丛林
忏悔法化制通局
一路
摄僧有场大界先结戒场后结大界
施食
【大藏经】佛说观药王药上二菩萨经
【大藏经】思惟略要法
【大藏经】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常行精进,出阴界狱
要学佛道,先结人缘

学佛弟子应依四依法为标准

念佛不妨碍我们日常的工作
绸包破毡
【推荐】觉海慈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