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菩萨)具曰药师琉璃光如来。又有大医王佛,医王善逝等称。梵名鞞杀社窭噜Bhaiṣajyaguruvaiḍūryaprabhāsa,为东方净琉璃国之教主,发十二誓愿,救众生之病源,治无明之痼疾。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曰:“佛告曼殊室利:东方去此过十克伽沙等佛土,有世界名净琉璃,佛号药师琉璃光如来。(中略)佛薄伽梵,曼殊室利,彼世尊药师琉璃如来。本行菩萨道时,发十二大愿,令诸有情所求皆得。”【又】医也。大宝积经曰:“譬如药师持药囊,自身病不能疗治。”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术语)三慧之一。由闻教法而生之慧解也。大乘义章十曰:受教名闻,生解名为闻慧。【又】闻信教法名为闻,思惟法理...(术语)谓刹那之间,具生住异灭之四相。转变无常也。对一期无常而言。仁王经上曰:一刹那经九百生灭。...天台宗于半、满、显、密,因随时应机而有取舍之谓。法华玄义卷十下(大三三·八○九上):“虽复俱游行藏得所。”俱...为“理论”之对称。即阐论有关宇宙差别事相之论说。亦即探讨宇宙万法如何生起、差别现象如何显现之宇宙现象论。于佛...亦名:篇义 子题:三均、名均、体均、究竟均、篇聚七五用分均杂 戒本疏·正果五篇:“篇义如何?(一,昔解)(一、...亦名:鞋履作净法 行事钞·二衣总别篇:“五分,得新履,令净人着七步。……又云,革屣令净人着净。”资持记释云:...指旧时之医师。即以旧医比喻佛教成立以前之外道学说。为“客医”之对称。于佛教尚未成立之前,印度已有许多外道学说...子题:经论明忏三世律制忏已作、化忏通三世制忏局过去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问:‘戒发唯现在,缘境通三世,能防...指到达佛果唯一无二之道路。一者,唯一;道者,能通之义。亦同于一乘。别于二乘、三乘法门,以成佛之法,实非有二三...亦名:结有场大界唱相法、有场大界唱相法、唱有场大界相法 子题:唱相有二、唱大界四方内外相、唱大界内相、大界内...(行事)施食于鬼神饿鬼等之法会。...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八大人觉经...劝发菩提心文...
念阿弥陀佛的时候,不要想得很遥远了,不要生很多妄想,这不是很难的事。你能够行五戒、持十善业,五戒都没有犯,在...人生就像一次旅程,时而是宽阔的大道,时而是崎岖的山路,时而行至山前无路,徘徊不前。 顺境可以天时地利人和,顺...从小被认为是个很有个性的人,这个词听上去并不像批评,我误以为个性不错。但个性到底是个什么东西,我从没认真思考...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你不要恃仗自己是富豪,而欺负那些穷困的老百姓。你一个人成为富豪,另一批人成为穷困者,各有...
佛教认为,三界没有究竟永恒的快乐,苦才是人生的主旋律。佛陀在经中告诉我们,人生有三苦:苦苦、坏苦、行苦。 苦...我曾经遇到一位太太,她不断向我抱怨,说她的儿子因为受人陷害而终生残废。 她也许以为这样向我抱怨过后,可能会得...
【诸佛灭度已。供养舍利者。起万亿种塔。金银及玻璃。砗磲与码碯。玫瑰琉璃珠。清净广严饰。庄校于诸塔。或有起石庙...当一个人变的古怪异常,生活以自我为中心时,他会视所有的事物为潜在的敌人。会羡慕他人的成功,并垂涎他人财产;此...
药师
【佛学大辞典】
上篇:药石 | 下篇:药师十二誓愿 |
田以生长为义,人若行善修慧,犹如农夫于田中下种,必能获得福慧之善报,故名福田。...
闻慧
刹那无常
俱游行藏
事论
五篇篇义
净鞋履法
旧医
忏悔灭几世罪
一道
摄僧有场大界唱相法
施食会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八大人觉经
【大藏经】【注音版】劝发菩提心文

念了好几十年的佛,临终动了一念怀疑就去不了
身陷绝境,学会珍惜和理解
审视自己的个性

勿恃富豪而欺穷困

人生到底是苦是乐
圣严法师《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