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四十卷十八页云:又诸菩萨、于受菩萨戒律仪法,虽已具足受持究竟;而于谤毁菩萨藏者无信有情,终不率尔宣示开悟。所以者何?为其闻已,不能信解;大无知障之所覆蔽,便生诽谤。由诽谤故;如住菩萨净戒律仪,成就无量大功德藏;彼诽谤者、亦为无量大罪业藏之所随逐。乃至一切恶言恶见及恶思惟、未永弃舍,终不免离。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优婆提舍】 此云逐分别所说,义翻论义。妙玄云:答其问者,释其所以。西域记云:邬波弟烁,旧讹云优波提舍。...受具足戒之过程中,最初受沙弥戒,次受比丘戒,末受菩萨戒,其中,最初受沙弥戒即称为初坛,依序为二坛、三坛。黄檗...指理密与事密。(一)理密,即说圆融不离之理者。(二)事密,即说如来身、口、意之秘密者。日本台密,以法华涅槃为理密...【境界与所缘差别】 p1290 俱舍论二卷二页云:境界、所缘、复有何别?若于彼法,此有功能;卽说彼为此法境界。心心...【大悲】 p0238 瑜伽四十四卷十四页云:又诸菩萨、于大苦蕴,缘十九苦,发起大悲。何等名为十九种苦?一、愚痴异熟...【缘起门】 p1300 瑜伽九卷十六页云:缘起门云何?谓依八门,缘起流转。一、内识生门,二、外稼成熟门,三、有情世...(譬喻)谓有恩人来涂香于我一手,有怨人来割取我一手,以譬恩怨之二缘。涅槃经三曰:若有一人以刀害佛,复有一人持...又名三昧耶戒、自性本源戒、三平等戒、菩提心戒、无为戒、真法戒等等,名目虽多,但就是十善戒,因十善戒是能生三世...(术语)佛之悬记,又佛之记别也。预言当来之事,谓之悬记。就弟子身上分别未来之果报。谓之记别。...【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p1122 瑜伽十三卷二页云:复次如世尊言:修静虑者、或有等持善巧,非等至善巧。广...(植物)Kusuma,又作拘苏摩。译为花。见玄应音义一。花十名中之一。见宗轮论述记。...晚课蒙山施食仪...优婆塞戒经...金光明最胜王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王舍城鹫峰山顶,于最清净甚深法界,诸佛之境,如来所居。...
出生的时候,我们一无所有,我们天真无邪,我们开心快乐。年复一年,随着我们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我们却越来越不知...
太白顶西边有个虎山,那是白马寺海德老和尚出家的地方。清朝咸丰年,到那庙里去了一个人,人家问:你是哪里人哪?说...
我们布施为什么会有福报?这个福报是从什么地方来?诸位有没有想到这个问题? 从《楞严经》称性起修的角度,我们的...从前,有一只珍奇罕见的九色鹿,常在恒河边饮水吃草。一天,有人失足掉进了河里,惊恐地大声呼喊,九色鹿听见了,不...打坐时,方法用不上,心头妄想多,身体情况多,这些都是无始以来的因果障碍。 本来师父的话,是为你们脱困解缚,可...吃饭时,还在遵照自己的口味选择食物吗?其实,你应该听听来自体内器官的呼声。近日,美国MSNBC网站为读者提供了一...
我们每个人都有佛性,但是为什么我们现在的佛性显现不出来?就是因为有缠缚。所以我们跟已经成就佛道的果地有一个差...
问: 如何解读见性法与净土法门? 慧律法师答: 不见性的法,那就是方便法。念佛也是一样,念佛如果要念到一心不乱...
开示菩萨净戒
【法相辞典】
【开示菩萨净戒】 p1185
上篇:集谛有三 | 下篇:策勤 |
【静虑中间及未至定可依尽漏】 p1380 大毗婆沙论一百六十一卷十二页云:问:契经但说依初静虑乃至无所有处,能尽诸...
优婆提舍
初坛
二密
境界与所缘差别
大悲
缘起门
涂割
三世无障碍智戒
佛记
等持善巧与等至善巧四句分别
俱苏摩
【大藏经】【注音版】晚课蒙山施食仪
【大藏经】【注音版】优婆塞戒经
【大藏经】金光明最胜王经

卸下你沉重的包袱吧

高僧「马喝奈」的故事

为什么布施会有福报
九色鹿
圣严法师:忏悔的方法
各个器官最爱的十种食物

红尘中你被什么緾住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