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教词典 > 翻译名义集 > 正文
又名毛头,是凡夫的别名,因凡夫的心念不定,犹如轻毛随风飘舞不定。...《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二卷,是公元691年唐代高德义净在南海室利佛逝国(今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岛)时的作品。书中...禅林用语。为祖师西来意之略称。历代禅门祖师所传佛法之意;因祖祖相传,直指心印,故称祖意。又以教禅相对,故天台...【粗相现行障】 十地菩萨所断十重障的第六种。这也是俱生所知障中的一部分,由于执著或染或净的粗相现行,它障碍六...【鼻界】 p1279 品类足论二卷十三页云:鼻界云何?谓鼻于香,已正当嗅;及彼同分。...【身等三业】 p0677 俱舍论十二卷一页云:此所由业、其体是何?谓心所思、及思所作。故契经说:有二种业。一者...(术语)佛之德号。佛如有大力之牛王也。涅槃经十八曰:人中象王,人中牛王,人中龙王,人中丈夫。...(杂语)死路危急之时也。永觉续寱言曰:愤然如遇着死对头,道须灭此而后相食。...【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 p0049 瑜伽十三卷二十三页云:又有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一者...(杂语)犹言斋僧。旧唐书曰:懿宗奉佛太过,常于禁中饭僧,亲为赞呗。...【涉道者须五对治】 p0946 瑜伽七十一卷一页云:复次夫涉道者、须五对治。一、炎光对治,二、艰险对治,三、江...我闻如是:一时佛在王舍城耆阇崛山中,与大比丘众,千二百五十人俱。诸漏已尽,神通明达。诸众圣其名曰:尊者阿难,...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卷第一 佛在王舍国灵鹫山中,与大弟子众千二百五十人、菩萨七十二那术、比丘尼五百人、清信士七...如是我闻:一时佛在毘舍离国。食时到,入城乞食。时毘舍离城中,有一梨车,名鞞罗羡那(秦言勇军)。譬如天与诸天女共...问: 近年西方心理学界通过催眠术,唤醒人的潜意识里前世今生的记忆。这些大量的案例与佛教的三世因果很相符。请问...人生无常,把握当下最可靠。 佛典中有这么一则故事: 有一对兄弟,从小一起长大,却各有不同的理想;当父母过世后,...龙王伊罗卡帕塔,在迦叶佛时,虽然是一位比丘,却不够理智,念念不忘犯过的错误,所以投胎成龙。他有一位极端美丽的...有个和尚问投子大同禅师:一个没有眼睛的人,他的脚应该如何前进? 投子禅师说:十方都有他的脚步。 和尚又问:没有...
什么叫净土?这个话好说,但是净土可不是简单的。这是法界的一大缘起,这是来自阿弥陀佛无量劫的深切大愿和无央数劫...
有一次,释迦牟尼佛为了考验弟子们,对弟子们说:我现在要到天上去说法,你们有缘也跟著来吧!说完,立刻走了。 佛...
《大智度论》里面有个很有意思的故事,是关于一个贫穷的画师。 画师在另外一个国家工作了十二年,赚到三十两金子。...问: 请问法师,既然往生全靠佛力,那我们又何必辛苦修行呢? 大安法师答: 要知道我们靠佛力里面也有自己的力量。...
优婆提舍
【翻译名义集】
【优婆提舍】此云逐分别所说,义翻论义。妙玄云:答其问者,释其所以。西域记云:邬波弟烁,旧讹云优波提舍。今问:如法华云:我此九部法,随顺众生说,入大乘为本。何故小教唯九部耶?答:此以大教而形小宗,则夺小乘,义唯九部。故妙玄云:小乘灰断,无如意珠身,故无方广。小乘根钝,说必假缘,非天鼓任鸣,少无问自说。虽有授记,记作佛少;别论虽无,通说亦有。故妙玄云:小有托前六道因果。阿含亦授弥勒佛记,亦有自唱善哉,无问自说。声闻经以法空为大空,斯乃小乘亦通十二。复次,若以小教而显大乘,则彰大乘,义亦唯九。以无因缘、譬喻、论义三部。故妙玄云:有人云大乘根利,不假此三,斯亦别论。通语大乘,何得无此三经?然此十二分经,旧名十二部者,妙玄云:部别各有类从也,新译恐滥部帙,改名为分。二教论云:穷理尽性之格言,出世入真之轨辙。论其文,则部分十二;语其旨,则四种悉檀。理妙域中,固非名号所及;化擅系表,又非情智所寻。至于遣累亡筌,陶神尽照,近超生死,远证涅槃,播阐五乘,接群机之深浅,该明六道,辨善恶之升沈。夐(付正切)期出世而法无不周,迩比王化而事无不尽。能博能要,不质不文,自非天下之至虑,孰能与于斯教哉!
上篇:阿浮达摩 | 下篇:阿含 |
支分建立者,谓初静虑有五支,何等为五?一寻、二伺、三喜、四乐、五心一境性。第二静虑有四支,何等为四?一内等净...
毛道
大唐西域求法高僧传
祖意
粗相现行障
鼻界
身等三业
人中牛王
死对头
二法心善解脱诸阿罗汉内自所证
饭僧
涉道者须五对治
【大藏经】佛说无量寿佛名号利益大事因缘经
【大藏经】佛说无量清净平等觉经
【大藏经】佛说出家功德经
如何看待通过催眠唤醒前世记忆
没空的哥哥
龙王和他的女儿
无目之人

何为有净土,何为戏论

神通固然神奇,但智慧却是涵盖一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