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七十四卷十七页云:云何语清净十相?一、先于施物,恣彼乞者。二、彼若至时,称善来进。三、远离颦蹙。平面而视,舒颜含笑,先言问讯。四、以柔软言、共申谈论。安慰乞者。五、从此无间,言当施汝可爱财物,欣庆斯施。六、正发施言:吾今惠汝。七、彼若遮障从容分布;不出粗言。八、于乞求者,若对若背;不毁不呰,亦无论说。九、若无施物;正言辞谢,许得随与。十、于乞求者,终不对面呵责驱逐,轻笑戏弄;亦不令其改容怀愧。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术语)不疑惑也,闻法信而不疑也。...(名数)寂灾法(息灾法)白。白是寂灾之色,如来部之义,故为最初。增益法黄。黄是增益之色,莲华部之义,故为第二...(名物)因十六执金刚,或十六大天等,而建十六旒之幡也。...即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之抚州龙济山主绍修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八之杭州南山资国圆进...谓眼不见色,耳不闻声,鼻不嗅香,口不取味,身不触细滑,意不妄念,也就是不为外境所动心的意思。...(人名)Gāngādevi,女人名。译曰河天。父母祷恒河之神而得之,故名。于般若会坐受佛之授记,出大般若二十卷,小...【无戏论无分别】 p1081 杂集论十四卷二十一页云:由诸菩萨、知色等法唯戏论已;遂能除泯一切法相;得最极寂静出世...(术语)仁王般若经所说。五十二位中等觉之位,摄于第十地。成五十一位。...【那】 秦言不。大品云:那字门,诸法离名性相,不得不失故。论曰:即知一切法,不得不失,不来不去。华严唱那...(术语)出世五食,又九食之一。出家行人,由解脱惑业之系缚,增长善根,资益慧命,犹如世间之食,资养诸根。故称解...亦名:制教托三性以兴教 子题:善缘以兴教、不善缘以兴教、无记缘以兴教 戒本疏·四波罗夷法:“广缘,必托三性。(...礼佛大忏悔文...尊者大目揵连,从佛在耆闍崛山中,游行恒水边,见诸饿鬼甚多,受罪不同。见尊者目连,皆起敬心,来问因缘。 一鬼问言...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何以世间念佛人多,真能了生死者少。祗以念佛之人,无深信切愿,但求福报,希图来世富贵。不知希图来世富贵,譬如仰...一群鹿在春天的旷野中奔跑。没有水源,天空的日头正变得越来越炽烈,每一只鹿都感受到内心那种干渴的焦灼如火焰般在...
我们在心中能够受持常住两个字,就能够远离三恶道。常住是针对生灭来说的,我们的心是没有常住的。凡夫的心深受感受...男身具七宝。女身有五漏。何名七宝。一有志气之宝。到处游行无畏。二有主为之宝。行事善掌权衡。三有成家之宝。善能...佛法是很普遍的法门,无论是有知识的,无知识的;贫的富的,贵的贱的;都能摄受,都可以接引。但在接引之中,个人对...
(第一讲) 各位闻思讲堂莲池海会的同修们,大家晚上吉祥。因缘非常殊胜,今天又跟大家一起来学修,特别是今天的缘...问: 如何得清净心? 梦参老和尚答: 这个问我清净心。咱们就举这个念佛例子吧!当你念佛的时候,当你正念阿弥陀佛...
佛世时,有一位首罗长者,以性情悭吝而闻名,舍利弗尊者等诸位比丘多次登门化缘,并以偈颂开导他: 恶道深如海,乱...
语清净十相
【法相辞典】
【语清净十相】 p1283
上篇:惭财 | 下篇:漏种类 |
【声闻受变易生成佛】 p1394 佛地经论二卷十四页云:若尔声闻或除七生或除一生,或除上界处处一生;余一切生,得非...
无疑
五种护摩色
十六旒幡
山主
外无为
恒伽提婆
无戏论无分别
五十一位
那
解脱食
制教广缘三性
【大藏经】【注音版】礼佛大忏悔文
【大藏经】饿鬼报应经
【大藏经】【注音版】曼殊室利菩萨十大愿王

念佛人不可以有求取福报之心
渴鹿的故事

心不要活得太表面,要能够更深层
佛教的规矩是否是有男尊女卑的现象
佛为什么说无相

宏海法师:宗教不宜混滥论
如何得清净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