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一山之主,乃一寺住持之尊称。景德传灯录卷二十四之抚州龙济山主绍修禅师、天圣广灯录卷二十八之杭州南山资国圆进山主、续传灯录卷十一之真州定山惟素山主等均是其例。盖寺院原多建于山林之间,寺称山号,故住持称山主。又书院之山长,亦称山主。此外,亦称禅林大寺院之上座为山主。[禅林象器笺称呼门] p946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地藏本愿经说,恭敬礼拜供养地藏王菩萨的人,当得二十八种之利益。 一。天龙护念;二、善果日增;三、集圣上因;四...(一)指劝门与诫门。教人行善,谓劝;制止恶行,谓诫。佛教教理兼具此双重意义,称劝门与诫门,或合称劝诫二门。七佛...【真实作意】 p0919 瑜伽十一卷十六页云:真实作意者:谓以自相共相及真如相、如理思惟诸法作意。...为菩萨六种巧方便之一。谓菩萨立誓施与众生所求之田宅钱财等,并次第引导其履行善法之一种善巧方便。要,即誓约之意...为禅林中师家引导学人之方法。“提持”之对称。如实呈现原貌之意,转指师家接化学人时,所用之“放行”手法。即师家...(术语)众生之果报,有因有果,故谓之有。有三有,四有,七有,九有,二十五有等之别,故总谓之诸有。法华经序品曰...衣,佛衣、袈裟。表传法之证据,故称为信衣。从容录第十三则(大四八·二三五下):“信衣半夜付卢能,搅搅黄梅七百...【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p0219 摄论二卷十三页云:若有欲造大乘法释;略由三相,应造其释。一者、由说缘起。二者、由...子题:对僧自恣云见罪忏悔、对首心念自恣云清净、对首心念自恣二法俱须体净 行事钞·自恣宗要篇:“问:‘ 对僧自恣...(术语)作乐以供养三宝也。法华经(方便品)偈曰:若使人作乐,击鼓吹角贝,箫笛琴箜篌,琵琶铙铜钹。如是众妙音,...魔,梵语具云魔罗,华言能夺命,又云杀者。谓能夺智慧之命,而杀害出世善根故也。 一、蕴魔 蕴犹积聚也,谓色...(印光大师校印本)...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卷第一 序品第一 如是我闻:一时,薄伽梵在佉罗帝耶山诸牟尼仙所依住处。与大苾刍众俱,谓过数量...大乘起信论序 扬州僧智恺作 夫起信论者,乃是至极大乘甚深秘典,开示如理缘起之义。其旨渊弘寂而无相,其用广大宽廓...众生成佛时有三身,称为三身佛,三身佛分别为法身佛、报身佛、及应化身佛。 法身是我们的本来面目,是本来具有的,...
往生的条件,是不是一定要得到事一心不乱或者理一心不乱,这是一个原则性的问题。 蕅益大师用天台的教理作了诠释,...
人家管我们,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拿他的坏处来回光返照,不被他转走,忍下来,自己六根中会分析出事情的真相,慢慢...
如果一个人修学菩萨道,这个必须要知道:不要着相,要具足三轮体空的智慧去行布施,这样所得到的是无漏的福德。我们...孔子说:君子谋道不谋食,而现在我们整个的行为就是变成了谋食。你念念谋食,但你命中没有,谋也谋不到啊;你命中没...
佛陀开悟之后,第一件事情,回到苦行林去度了五比丘。他宣说的法门,第一件事情讲到四谛法门,把生命分成了二部分:...静坐(冥想、禅思、内观)提供人类一贴清凉剂,无论闲忙,晨昏、四季,只要静下心来,看看你的呼吸或者看看你的动作...
下品三生,是遇到恶法、恶缘的凡夫。他为什么会造恶?首先他的知见就有问题,造恶的人一般都不信因果,不信轮回,人...
山主
【佛光大辞典】
上篇:山王权现 | 下篇:山伏 |
(术语)心识游行所对之境而解了之也。俱舍光记一之余曰:言行解者,唯是心等作用差别。(中略)作用名行解,影像名...
地藏二十八益
劝诫二门
真实作意
立要巧方便
平展
诸有
信衣
三相应造大乘法释
自恣三法词句不同
音乐
四魔
【大藏经】【注音版】大势至菩萨念佛圆通章
【大藏经】大乘大集地藏十轮经
【大藏经】大乘起信论
三身佛

一心不乱才能往生吗

不论好坏我们都接受,不被他转走

只有福报没有智慧,就会被福报所害
别把福报提前挥霍完

一切业障海,皆由妄想生
静坐的好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