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毗婆沙论一百三十七卷四页云:问:何故无漏法不立识住?答:诸无漏法、无识住相故。复次若法,能增益有,能摄受有,能住持有,立为识住。诸无漏法,能损减有,能违害有,能破坏有,故非识住。复次若法、乃至是身见事,乃至堕苦集谛;立为识住。诸无漏法、乃至非身见事,乃至不堕苦集谛;故非识住。有说:若法、憙所润识、于中增长广大;立为识住。诸无漏法、与此相违;故非识住。有说:若法、爱所润识、于中摄受不离;立为识住。诸无漏法、则不如是;故非识住。有说:若法、诸有漏识、随顺取识,于中生起执着,安住增长;立为识住。诸无漏法、与此相违;故非识住。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即如意。又称和痒子、和痒子。为辅助搔痒之物。柄长约三尺,柄头作云状或手状。丛林中,法师说法及法会时持之,或于...(1592~1673)日本黄檗宗之祖。明代福建福州人,俗姓林。号隐元。年二十三至普陀山礼观世音菩萨,投潮音洞主座下为...佛遗教经论八大人觉: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一、少欲觉 谓...(一)梵语 sajskāra,巴利语 savkhāra。音译删迦罗、僧娑迦罗。原为造作之意,后转为迁流变化之意。(一)造作之义。...藏语音译,意为六月四日(藏历)。又称六四转山会。为纪念释迦牟尼初转四谛法轮说法布道之节日。是日,信徒至各寺庙...(术语)不动尊所住之禅定也。大菩提心为体,大菩提心,本性清净,无为寂定,故谓之不动定。底哩三昧耶经曰:不动者...(书名)有二本:一为成唯识论,梵名Vijānamātrasiddhi-śāstra之异名。一为唯识二十论之略名。唯识二十论,有三...指观想众生乃五蕴之假和合而无实体之理的禅定。秘藏宝钥论卷中(大七七·三六六上):“生空三昧,知神我之幻影(阳...指天台宗化法四教中第二通教之佛身。盖通教之佛身,乃于一佛之身上,显现胜、劣二种应身,故称合身。据大智度论卷三...为三十三观音之一。相当于法华经观世音菩萨普门品所载(大九·五七中)“应以大自在天身得度者,即现大自在天身而为...(植物)Utpala,又作乌钵罗,沤钵罗,优钵剌。花名。译曰青莲花,黛花,红莲花。慧苑音义上曰:优钵罗,具正云尼罗...六祖大师法宝坛经...香赞: 炉香乍(zh) 爇(ru) 法界蒙熏 诸佛海会悉遥闻 随处结祥云 诚意方殷 诸佛现全身 南无香云盖菩萨摩诃萨(三称)...(嘉兴藏流通本)...佛在世时,有一群婆罗门教徒行于树林、溪边(婆罗门教的修行方法不是拜火就是修水行),这群修水行的外道者,在溪边...虽说大家向往皮肤越白越好,但营养学家却推荐,吃的食物越黑越健康。对于黑色食物的好处,很多人可能并不清楚。湖北...
开始用禅宗的功夫,有几样道理是必须要明白的。修行人对人生的问题要有一个基本的理解,有三点必须要提: 无常 第一...散漫可以分为头脑的散漫,和生活的散漫。头脑的散漫就是没有组织力、没有计划,说得好听叫做随缘,说得不好听就是没...
富楼那弥多罗尼子,即从座起,顶礼佛足,而白佛言:我旷劫来辩才无碍,宣说苦空,深达实相,如是乃至恒沙如来秘密法...观音菩萨有求必应,求财得财,求子得子,可有时为什么不灵验呢? 世间贫穷的原因 《解深密经》云:观自在菩萨白佛言...
这个六度的功德,它每一个法在心中操作的时候都能够灭恶生善。布施灭除我们的悭贪、贫穷,生起我们广大的财富、福德...
《济缘》云:今越次而学,行既失次,入道无由。 这一段文是说,现在一般的出家人,都是超越次第而修学,修行既然失...
无漏法不立识住
【法相辞典】
【无漏法不立识住】 p1086
上篇:无表色是实有证 | 下篇:无间业中破僧最大 |
即世尊与憍陈如等五比丘过去世之因缘故事。昔时阎浮提有国王,名为弥佉罗拔罗,慈悲仁厚,常以十善教诲士庶,以至诸...
痒和子
隆琦
八觉
行
竹巴慈希
不动定
唯识论
生空三昧
合身
普悲观音
优钵罗
【大藏经】【注音版】六祖大师法宝坛经
【大藏经】金刚般若波罗蜜经
【大藏经】【注音版】药师琉璃光如来本愿功德经
一句戏言堕猕猴身
五种滋养护肾的黑色食物

接纳无常、无我和苦,始是大人用心
圣严法师《让生活重新上轨道》

富楼那尊者的四种辩才
向菩萨求财不灵验的原因

真正的六度,重点在调整我们的心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