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遗教经论八大人觉:觉即觉悟,谓此八法,乃是菩萨缘觉声闻大力量人之所觉悟,故名八大人觉。
一、少欲觉 谓人寡欲,乃得心安。是则卧觉一榻之宽,覆觉一衾之温,食觉一餐之饱,处觉容膝之适,心无过想,是名少欲觉。
二、知足觉 谓人虽贫乏,常知止足。是则虽服粗弊,而有狐貉之温。虽食藜糗,而有膏粱之美。虽居蓬荜,而有厦屋之安。是名知足觉。
三、寂静觉 谓人离众愦闹,闲居独处,厌世缠缚,思灭贪欲之苦本。而能断除烦恼,寂静其心,是名寂静觉。
四、正念觉 谓人思念正道,一心专注,无有间杂,不起邪想,是名正念觉。
五、正定觉 谓人修习禅定,摄诸乱想,而得身心寂静,三昧现前,是名正定觉。
六、精进觉 谓人勇猛精勤,修习善法,不令间断,则道业日进,无有退失,是名精进觉。
七、正慧觉 谓人欲入道者,必须从闻而思,从思而修,以此三者而自增益,则智慧真正。离诸邪见,断惑证果,是名正慧觉。
八、无戏论觉 以言嘲谑,名为戏论。谓人欲得涅槃寂静之乐,必须清净口业,舍诸戏论,一循正语,是名无戏论觉。
佛教词典 > 佛学次第统编 > 正文
(修法)加持病马以祈平愈也。对马头观音诵法华譬喻品。中古修验者间行之。...(杂语)一会之大众也。大法鼓经上曰:今此会众如栴檀林,清净纯一。...(名数)又名八法。世有八法。为世间之所爱憎。能扇动人心,故名八风。一利、二衰、三毁、四誉、五称、六讥、七苦、...或分为四种业报。 一、现报 现报者,谓今生作极善恶之业,即于今生现受善恶果报也。 二、生报 生报者,谓...(传说)智度论十一举翻名,谓之华色比丘尼。毗奈耶杂事存梵名,谓为嗢钵罗苾刍。又分别功德论谓之莲华色尼。是为同...【桥梁】 p1390 瑜伽八十三卷十一页云:桥梁者:由此为依,渡恶法故。...(术语)有者三界之果报。流者四种之惑。三界之果报实有,故云有,四种之惑使人漂没三界之生死海,故云流。四流者:...【学明】 p1381 大毗婆沙论一百二卷十三页云:云何学明?答:学慧。谓学位无漏慧。...【三学能治所治分别】 p0216 显扬七卷六页云:能治所治分别者:谓增上戒学,是烦恼缠止息对治。增上心学,是烦恼缠...【分位同行相应】 p0385 杂集论五卷十七页云:又有分位同行相应。谓与乐受诸相应法,与苦受不苦不乐受诸相应法。...道,菩提;果,涅槃。由菩提之道而证涅槃之果,故称道果。法华经药草喻品(大九·二○中):“渐次修行,皆得道果。...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夫满教难思,窥一尘而顿现;圆宗叵测,覩纤毫以齐彰。然用就体分,非无差别之势;事依理显,自有一际之形。其犹病起...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如是我闻:一时佛住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尔时佛告忉提耶子首迦长者言:「首迦长者!我当为...
很多人问我,家中供奉的佛像是否一定要举行开光仪式,如果缺少这一步,所供养的佛像是否就不灵了?其实不然,这是大...
昔时,佛与常随诸大比丘众,游化至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时,有千二百五十位菩萨与无数的大众,皆来到佛所在之处集会。...信徒问:师父!什么是开悟? 开悟,就是找到真正的生命。 透视人生悟得真理,而能不迷惑,这就是个开悟的人。 开悟...
譬如慈善有德之人,心地行为,悉皆正大光明,故其相貌,亦现慈善光华之相。彼固无心求相貌容颜之好,而自然会好。 ...在一个念佛堂讲课,一个居士向师父诉苦:丈夫生意忙,天天在外应酬,晚上酒场多,十二点前很少回家,回来也是酩酊大...
净土一法,它的事理、性相全体是佛的果觉境界。也正因为这样,它远远超出凡夫乃至于声闻、缘觉、菩萨的境界,所以就...
我每天住在普济寺,这是普陀山的首刹。那我们自古以来说,庙嘛,就是香火道场,说香火兴旺,这个是无可厚非的。它就...从前,有一个人很会做生意。他知道什么样的东西是适宜于什么样的人所爱用,因此,一切杂物,一经过他的转运,很快地...
八觉
【佛学次第统编】
上篇:七知 | 下篇:二智 |
亦名:佛不为弟子作和尚阇梨 子题:四不坏信、六念、正富罗 羯磨疏·诸戒受法篇:“如多论中,善来自誓,佛于彼人有...
马加持
会众
八风
四种报
华色比丘尼欲先见佛
桥梁
有流
学明
三学能治所治分别
分位同行相应
道果
【大藏经】【注音版】千手千眼观世音菩萨广大圆满无碍大悲心陀罗尼经
【大藏经】修华严奥旨妄尽还源观
【大藏经】佛为首迦长者说业报差别经

家里供奉的佛像一定要开光吗

五百沙门出家证果之宿缘
慧律法师《感受错误就会增添烦恼》

【推荐】心地行为决定其相貌
乖,听话

对佛所说的净土一法,要深信不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