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说)智度论十一举翻名,谓之华色比丘尼。毗奈耶杂事存梵名,谓为嗢钵罗苾刍。又分别功德论谓之莲华色尼。是为同一之莲华比丘尼,佛自忉利天降下时,以神通变身为轮王,最初礼佛。后呵责提婆达多非法,遂为彼所打杀。
佛教词典 > 佛学大辞典 > 正文
(杂语)乱暴放逸之行也。...亦名:心念受舍三衣法、袈裟心念受舍法 随机羯磨·衣药受净篇:“心念受舍衣法。五分云,独住比丘三衣中须有换易者...(术语)僧众和合为一味,譬以海水之一味也。又,僧众多大如海之深广,故喻以海也。...梵语 samyak-sajkalpa,巴利语 sammā-savkappa。又作正思惟道支、正志。八正道之一。即思考真实之道理,亦即远离贪...【欲取】 四取之一。即对欲界五欲之境所生起的贪执。亦即于欲界烦恼中,除五见外,执取其余之贪、嗔、慢、无明、疑...1、唯识论说,八识中的第八阿赖耶识为本识,其余七识都叫做转识,因皆由第八识所转生的。 2、转有漏的八识而成...指生死即涅槃。大日经疏卷一(大三九·五八一下):“初发心时,即成正觉,不动生死,而至涅槃。” p987...指礼拜七种佛菩萨。全称七敬礼。善导之法事赞卷下(大四七·四三八上):“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等一切三宝,我今稽首...(譬喻)譬最上之法。长阿含经一曰:吾愍汝等,今当开演甘露法门。...【涅槃是不共法】 p0932 大毗婆沙论三十一卷十五页云:问:已知择灭、随所系事,有尔所量;诸有情类、证择灭时...【根圆满】 p0922 瑜伽九十四卷十页云:根圆满者:谓如有一、眼耳无缺,非半择迦,不缺支分。由得如是根无缺故...如是我闻:一时,佛在舍卫国祇树给孤独园,与大比丘、比丘尼、优婆塞、优婆夷,大菩萨众,及大诸天、帝释天王、大梵...大佛顶首楞严咒...(一) 昔有比丘聪明智慧,时病危顿,弟子问曰:成应真未?答曰:未得;不还未也。问曰:和上道高名远,何以不至乎?...
《摄波罗蜜多论》云:资财无常现可见,若能任运起大悲,当知布施极顺理,犹如他物寄自舍。 怎样培养无贪的善根?我...
今天雨水纷纷,寒风彻骨,大家不避艰辛的插秧,为了何事呢?昔日百丈惟政禅师向大人说:你为我开田,我为你说大义。...有一种内观法门,在座的可能有人参加过。修内观最主要的要求就是在十天当中,每个人一句话都不要说,都向内观照,这...印祖在一生教化众生的过程中,尤其注重教化女人。治国平天下之大权女人家操得了一大半。为什么呢?有贤善的女人,才...这八种大悚惧的事情就是要经常思维八种使我们感到害怕和悚惧的事情,这种悚惧可以使我们能够尽早地脱离生死,让我们...
如果家中有暴力事件,先要分析原因,作为预防暴力事件再度发生的参考。 发生暴力事件,有时候是自己有问题。当对方...● 入道多门,唯人志趣,了无一定之法。其一定者,曰诚,曰恭敬。此二事,虽尽未来际诸佛出世,皆不能易也。而吾人...
普陀山有三大寺,我们现在第二大寺法雨寺的山门口,前面的就是普济寺,山上的就是慧济寺,又俗称佛顶山。这三个寺院...
华色比丘尼欲先见佛
【佛学大辞典】
上篇:忧陀那 | 下篇:莲华淫女见化人得悟 |
涅槃,梵语 nirvā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
乱行
三衣心念受舍法
和合海
正思惟
欲取
转识
不动生死
七礼
甘露法门
涅槃是不共法
根圆满
【大藏经】佛说百佛名经
【大藏经】【注音版】大佛顶首楞严咒
【大藏经】杂譬喻经

业力把东西暂时借你用

情不附物,物岂碍人
管理好我们这颗心
贤母才能培养贤善的子女
佛说八种大悚惧的事情

谨慎处理家庭暴力事件
印光大师嘉言录--勉居心诚敬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