涅槃,梵语 nirvāna。指相对于迷界之悟界。“涅槃城”一语,就经论所载,可归纳为二义:(一)乃譬喻之语,盖涅槃系证得不生不灭,到达安乐解脱之圣者所居,故以城为喻。如楞伽经卷三(大一六·五○○中):“缘自觉了,向涅槃城。”大智度论卷二十(大二五·二○六上):“三十七品是趣涅槃道,行是道已,得到涅槃城。涅槃城有三门,所谓空、无相、无作。”皆以证悟后之境地称为涅槃城。并示空、无相、无作为涅槃因,能以智慧观此三门,或由三十七道品观诸法,即得声闻、辟支佛地,入菩萨位中,渐渐得成一切种智。(二)指极乐世界,盖极乐系无为之涅槃界,故为证涅槃寂静妙果之都城。如教内所习称之“毕命直入涅槃城”,即指命终后,往生极乐世界。然往生净土之首要条件为具有“深诚信心”,始能与阿弥陀佛相应。即信机、法二种,初信机,决定深信自身现为烦恼具足之凡夫,自无始劫来,漂溺五趣,循环不息,无有出离之缘;次信法,决定深信彼阿弥陀佛,成就四十八愿,摄受一切众生,无疑无虑,专念彼佛名号,上尽百年,下至一日或七日,仗彼佛之加被护念,定能往生极乐涅槃城。[长阿含经卷四、楞严经卷十] p4154
佛教词典 > 佛光大辞典 > 正文
指如实相而行。如初地以上之菩萨,证得真如之理而起行。又如大乘起信论义记卷上本所谓之证理起行,即是如实修行之义...(杂语)帝王诞生相当之日,一年有六个之本命好日,谓之六好日。禅院于是日有祝圣之讽经。...宋代临济宗黄龙派僧。福州(福建)长溪人,俗姓姚。号佛心,世称佛心本才。生卒年不详。受具足戒后,游历诸方,先后...转变字门者,谓若处显示转余显了字义变成余义,如不信不知恩等伽他后当说。...行宗记·释三十舍堕法:“无住处村,即无伽蓝也。”(戒疏记卷一二·一二·一三)...(术语)佛之尊号。以佛为一切世间中最尊胜故也。...梵语 danta-kāstha,巴利语 danta-kattha,或 danta-pona。音译禅多抳瑟插、惮哆家瑟詑。又作杨枝。即磨齿刮舌之木...【身语敬顺现行】 p0679 杂集论八卷九页云:云何身语敬顺现行?于尊教诲,敬顺受故。谓于尊语言,敬顺而受;离...(术语)一切众生惑业所招,生者死,死者生也。楞严经三曰:生死死生,生生死死,如旋火轮。秘藏宝钥上曰:生生生生...二人分别以恶心、善心,令佛身出血。即:(一)调达推山得罪,调达又称提婆达多,生重恶心,推山压佛,金刚力士为保护...梵语 pippala,巴利语 assattha。意译吉祥。略称毕钵树。其果实称为毕钵罗,故称毕钵罗树,为产于中印度及孟加拉之...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1、如意宝轮王陀罗尼 南(nan)无(mo)佛(fo)驮(tuo)耶(ye) 南(nan)无(mo)达(da)摩(mo)耶(ye) 南(nan)无(mo)僧(seng)伽...阿难说:「闻如是。」 阿难白佛言:「有人事佛得富贵谐偶者,有衰耗不得谐偶者,云何不等耶?愿佛天中天,普为说之。...
道,本来没有东、西、南、北,亦没有你、我之分别,直下承当就是的;承当的一句话也是多的,本来无欠无余,现现成成...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贪求冥感」。 在修行当中的时候,想求一种感应,所以在禅定之后,他的心虚悬,就想得很远,...
有一次,南泉普愿禅师偶然到达一个村庄,不料见到庄主在庄外迎接。 这使南泉大为惊讶说:我凡是要到一个地方,事前...
近来身体想已大好矣。汝年已衰老,儿孙甚多,当以家事号事,交与儿辈经理。自己作一个一事不理之闲人,日夕于清净心...宋朝徽宗皇帝的时候,有一位丞相把各宗各派的长老都请来,开一个无遮大会。就是一点儿没有遮盖,各述己见,直接痛快...
佛教提出四根本戒,若是犯了四根本戒,无论出家在家都是违法的。别人的东西,一针一钱都不要拿,即使父母的东西也不...佛陀曾对弟子说一段故事--一位自私、暴戾无道的国王,为了使皇宫更富丽堂皇、国库有更多的收入,便压榨百姓、课重...
问: 请问法师,东方净土和西方净土有何差别?为什么一定要求生西方而不求生东方? 宏海法师答: 这个问题,蕅益大...
涅槃城
【佛光大辞典】
上篇:涅槃界 | 下篇:涅槃相 |
(术语)师资密密付法也,即禅家之以心传心。宝镜三昧歌曰:如是之法,佛祖密付,汝今得之,宜善保护。...
如实修行
六好日
本才
转变字门
无住处村
无上世尊
齿木
身语敬顺现行
生死
二人出佛身血
毕钵罗树
【大藏经】【注音版】大乘离文字普光明藏经
【大藏经】十小咒注音版
【大藏经】佛说阿难问事佛吉凶经

在不晓得不明白上求个究竟,就是疑情

为什么修道人会着魔

真正的大道不需要任何神通与炫奇

汝年已衰老,当断爱欲了生脱死
棒喝透出华严五教

分毫不差因果账
向阎罗王献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