显扬十九卷一页云:烦恼现行有二十种者:一、随所欲缠现行。谓在家者。二、不随所欲缠现行。谓出家者。三、无所了别。谓处恶说法者。四、有所了别。谓处善说法者。五、互增上。谓贪等行者。六、皆平等。谓等分行者。七、微薄。谓薄尘行者。八、外门缠现行。谓未离欲者。九、内门缠现行。谓由世间道离欲者。十、增上缠现行。谓诸异生。十一、失念缠现行。谓诸有学。十二、分别缠现行。谓坚执著者。十三、俱生缠现行。谓不坚执著者。十四、观察现行。谓喜观察者。十五、不自在现行。谓睡眠者。十六、自在现行。谓觉悟者。十七、不可救现行。谓无涅槃法者。十八、可救现行。谓有涅槃法者。十九、取相现行。谓寻思彼随法、而取相貌者。二十、不取相貌现行。谓不寻思彼随法、不取相貌者。
佛教词典 > 法相辞典 > 正文
(名数)七方便之别名。...凡二卷。唐永徽元年(650),道宣撰。又作释迦方志。收于大正藏第五十一册。全书分为封疆、统摄、中边、遗迹、游履...摩诃止观卷八之上所言,众生之病皆因六缘而起,即:(一)四大不顺,(二)饮食不节,(三)坐禅不调,(四)鬼神得便,(五...由道体所发出无畏之力用,称为道力。楞严经卷一(大一九·一○六下):“阿难见佛,顶礼悲泣,恨无始来一向多闻,未...【如法乞求】 p0577 瑜伽七十卷二页云:云何名为如法乞求?谓如所应求,如所从求,而乞求故。云何名为如所应求...【诸法剎那灭】 p1350 显扬十四卷十七页云:复次云何应知后变异可得故,诸法剎那灭?颂曰:非身乳林等,先无有变异...(术语)总言一切之曼荼罗。以曼荼罗总为秘密之法也。别之则立坛而行诸尊之三昧耶形。谓为秘密曼荼罗。金刚界曼荼罗...宋太祖诞生地。即应天禅院之别称。相传太祖生时,营中三日芳香四溢,洛中因称应天禅院为香孩儿营。[谈苑(孔平仲)...【边见】 五见之一,十随眠之一。五见之首为身见——即我见:有了我见,即计度我为死后常住不灭者,或计度我为死后...(术语)谓心之发动也。大日经疏七曰:随种种乐欲心机,以种种文句方言,自在加持,说真言道。文句七曰:事似先迷,...(一)在禅林中,指师家授法于弟子之信物。 (二)乃密教于阿阇黎付嘱弟子时之法门授受印可书。印,印可之意;信,符契...佛说出家功德经...佛告阿难:汝常闻我毗奈耶中,宣说修行三决定义。所谓摄心为戒,因戒生定,因定发慧,是则名为三无漏学。 阿难,云何...根据《灵岩山寺专修净土道场念诵仪规》(印光法师鉴定)整理并注音。句读及注音仅供参考。特此说明。...修养,是指一个人的品质,道德、气质,对生命的领悟等,是经过锻炼和培养达到的水平。一个有修养的人,不是以地位、...
用功办道要对自己的色身,色壳子要有所了解。就是我这个色身体质本质怎样?和别人比是不是好一点,不好一点那是不行...
印光大师在《文钞》中劝说我们: 一切法门,皆须依戒定慧之道力,断贪瞋痴之烦惑。若到定慧力深,烦惑净尽,方有了...世人念佛,求生西方,如果成功往生,即成为极乐众生,从此不但享有极乐世界那穷微极妙、美不胜收的物质环境,更可贵...问: 如何念佛才能培养出内心真正的定力? 慧律法师答: 念佛必须实相念佛。实相就是无相无不相,在念佛的当下,了...
我要老实告诉大家,念佛法门一个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你说你没有时间,你宁可念少一点,但是你要摄心专注,每一...
佛经上讲:定业不可转。你造了业,现在结了果了,不能转。不能转我们相信佛又有什么用处呢?出家又有什么用处呢?转...佛陀在世时,有一次在河的对岸讲法。有许多比丘想渡河去聆听,但是,河边只有一条船。船主告诉比丘们:「我的船已经...
烦恼现行有二十种
【法相辞典】
【烦恼现行有二十种】 p1195
上篇:曾习同行相应 | 下篇:烦恼所作色变异想 |
(修法)爱染王之修法也。金刚王菩萨秘密念诵仪轨,瑜祇经爱染明王品详述其作法。...
七加行
释迦方志
病起六缘
道力
如法乞求
诸法剎那灭
秘密曼荼罗
香孩儿营
边见
心机
印信
【大藏经】【注音版】佛说出家功德经
【大藏经】楞严经四种清净明诲
【大藏经】【注音版】朝时课诵
做一个有修养的人

平常养成这个习惯,梦中遇到恶事也能不犯戒

临终正念靠平时点滴栽培
去极乐世界有什么好处
念佛如何才能培养出真正的定力

念佛法门原则:宁可少、不可草
